網頁

2016年5月27日 星期五

50【窮人的經濟學】飢餓=貧窮?



為什麼會貧窮,是因為沒有錢而走進貧窮陷阱嗎?
先假設透過單一框架來探討貧窮與飢餓之間的關聯
貧窮與富裕可能就在於一線之隔。
只是我們是為了當下的滿足
還是能夠把滿足當下的感覺進一步投資到未來上。
這就取決於我們對生命認知的層級在哪?
當你能對自己負責,就是完善個人。
當你對一個家庭負責,你就是為人父母。
當你對一百個人負責,你就可能是一間企業的領導。
當你對幾億人負責時,你可能是總統、國家元首。

當為了愈多人負責時,所看到的視野與格局也就不盡相同。
換句話說,當個人認知上的層級,將決定我們是貧窮還是富裕。

貧窮是否就代表著吃不飽、餓肚子?
如果是,當我們給足了糧食,就會沒有貧窮嗎?
這個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因為這只是我們從單方面的角度來看事情。因為我們認為貧窮的人餓肚子我們只要給足了糧食,他們就可以有能力從事生產來賺足之後的糧食費用。

然而,當窮人擁有足夠糧食後,後續的行為,反而不是朝我們所設想的方向走,而是把費用花在其他的部分,這部分也就是無法跳脫貧窮陷阱的影響。

對許多生活在富裕地區的人來說,貧窮幾乎等於飢餓。而且,許多國家的貧窮線最初的設定是建立在飢餓之上,並藉以掌握貧窮的概念—家裡的預算需要用來買一些食物補充熱量,再添購一些不可缺少的物品(例如容身之地)。換句話說,「窮人」基本上是指吃不飽的人。

因此,政府幫助窮人的工作有很大一部分是奠定在窮人亟需糧食的看法。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在印度,大約已超過一半的小麥以及三分之一的稻米在發送的途中「失蹤」,其中老鼠也吃掉一大部分。如果政府看到這些浪費的情況還是堅持糧食補助政策,除了是因為他們假定飢餓與貧窮往往相生相成之外,另一個最常被提到的原因就是貧窮陷阱造成他們沒有能力好好地餵飽自己。

這樣的直覺相當有說服力,貧窮沒有辦法讓自己吃飽,造成他們工作成效不彰,因此就陷入貧困。


就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人的身體需要一定的熱量才能活命,因此很窮的時候,他所能負擔的食物不足以過活。,而微薄的收入也無法像其他人一樣購買食物。

隨著收入增加,可以購買的糧食就愈來愈多。如此一來,身體的新陳代謝的基本需求得到照顧,除了讓自己活下來,更多的食物也產生更多體力。

這樣窮人根本賺不到滿足基本需求,因此沒體力做大量的工作,而那些有錢吃飯的人,就可以做正式的農活。這就創造了一個貧窮陷阱:窮人愈來愈窮,有錢人愈來愈有錢,吃愈來愈好,身體愈來愈壯,也就愈來愈有錢,而兩者之間的差距不斷擴大。

雖然從邏輯上來看,似乎是無懈可擊,但在敘述中隱約有些模糊不清之處。為什麼我們不能先替他們付點錢?幫助他們獲取更多養分,如此一來他就可以更有生產力,然後找到全職工作?因此,雖然飢餓產生的貧窮陷阱在邏輯上肯定有可能發生,但與現實生活中的大部分窮人有何關聯?


我們針對貧窮陷阱的描述背後有一個基本預設:窮人能吃就吃。而且,這是建立在一個基本的生理機制:如果窮人有機會多吃一點,他們就可以做有意義的工作,跳脫貧窮陷阱,然後就愈吃愈多。

可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在農村極度貧窮的人之中,食物大約佔了他們45~75%的花費,而大約占都市極度貧窮的人52%~74%的花費。

這並不是因為剩餘的錢都花在其他必需品。當真正的窮人有機會多花錢買東西吃,他們不是把全部的錢都拿來增加熱量,而是買比較美味、價格較高的食物。這也代表著,攝取更多的熱量並非優先選項,吃得美味才是第一。

另外,針對他們的飲食習慣,另一個解釋就是貧窮人覺得生活中有其他事情比食物還要重要。例如花大錢在婚禮、嫁妝與洗禮等。也有的人是因為生活苦悶,選擇購買電視、衛星天線、DVD播放機以及手機。

我們常把窮人的世界看成是一個錯過許多機會的生命,質疑他們為什麼無法忍住不買,然後做點會讓他們生活變得更好的投資。另一方面,窮人可能會懷疑自己的生活是否還有任何徹底改變的機會與可能性。

他們表現出來的行為,看起來像是覺得任何值得犧牲的改變都需要很長的時間。這也解釋為什麼他們都專注在當下,盡可能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快活一些,有需要的時候就慶祝一番。

窮人喜歡糧食補助,但如果我們之前所說,給他們更多無助於說服他們吃得更好,尤其主要的問題不在於熱量,而在於其他養分。或許,只發錢給窮人並不夠,而且即便逐步提升收入也不見得可以在短期之內改善他們的營養。

反之,直接把錢投入小孩或孕婦的養分所產生的社會回報相當巨大。但是,依然有太多國家的糧食政策是建立在所有窮人都需要便宜穀物的概念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