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6月9日 星期四

51【窮人的經濟學】疾病到貧窮(上):治療還是預防?


我們現在所享有的醫療系統,供水設備以及衛生系統,都是經年累月所產生的結果,這也使得我們在生活能夠享有一定程度的健康。

例如在英國的衛生下水道建成後,讓整個嬰兒出生率提高以及死亡率的下降,當這兩者數據的變化後,所產生的結果是勞動者能用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來創造財富,進而使國家富強。

反之,如果沒有良好的健康狀況,就降低工作效率或者缺席,甚至可能借貸來彌補醫療費用與家庭財務上的缺口,進而陷入貧窮陷阱之中。

換句話說,對於改善窮困的一種原因就是健康,能增進健康的東西就像是「低垂的果實」到處都有,從疫苗到蚊帳,都能用最小的成本救人一命,可是利用這些預防技術的人卻少之又少。

在書中提及到一個案例說,在印尼的村莊中有位太太的丈夫因為視力出現了問題,導致無法繼續工作,於是向當地的地下錢莊借錢,一開始只借少許,但到後來為了維持醫療費與生活加上利息,導致債務激增,另一方面家庭中的兒子被診斷出氣喘病,使得無法受教,讓整家庭的未來被壟罩著憑貧窮的陰影。

健康狀況顯然是各種陷阱的源頭。就例如,生活在對生體有害的環境裡,工人可能缺好幾天的班;小孩因為經常生病無法好好念書。這種情況都有可能把眼前的不幸,轉變成未來的貧窮。

但是,如果事情是這樣,那我們只需要拉他們一把,讓他們在健康的環境裡成長、工作,就能鬆動貧窮陷阱了嗎?

這時我們就必須理解,究竟是因為疾病而導致貧窮,還是政府治理不善的結果。如果是後者,只要沒改善治理能力,對於杜絕疾病還是有限。

接著我們從疾病的角度來看,有分研究顯示,在成長的過程中,未感染瘧疾的兒童,跟感染這種疾病的兒童相比,終其一生每年的所得要高出50%。質化研究類似的結果出現在印度、巴拉圭、斯里蘭卡,以及拉丁美洲的國家,儘管各國的所得高低各不相同,還是能看出明顯的趨勢。

我們從治理的層面來看可從幾面向來著手。
首先,大部分的專家都認同,取用自來水以及衛生設備,對健康有巨大的影響,在引進自來水後,擁有較佳的衛生設備,以及在水源添加氯,使1900年到1946年間嬰兒死亡率降低了四分之三,同期間總死亡率也降低了一半。

如果窮人的健康狀況而引起貧窮陷阱,而金錢可以幫助他們脫困,只不過這個理論有個缺陷。其中有些技術非常便宜,即使窮人負擔的起。這有是什麼原因讓窮人不願意選擇這樣方式來改善健康?

換句話說,脫離貧窮陷阱的梯子的確存在,但不一定擺在正確的地方,人們似乎不知道該如何爬上它,甚至沒有想這麼做。

儘管對健康都有很大的幫助,但窮人似乎不想把過多的金錢或時間犧牲在乾淨的水、蚊帳,甚至也不想取得驅蟲藥丸或是添加維他命的麵粉,這是不是表示他們不在意自己的健康?

但在書中的調查結果發現反而並非如此。

其實,真正的問題不是在於窮人為健康付出了多少錢,而是用在哪,錢通常都用在了昂貴的治療,而非比較便宜的預防。也就是說,窮人似乎選擇事倍功半的方法:寧願治療,不做預防。

其次,是寧願找私人醫生,也不願意到政府免費提供、受過訓練的醫生和護士那看病。如果私人醫生比較優秀還有道理,但情形並非如此,有大約超過一半的私人醫生根本不符合醫生能力。有的亂用抗生素造成抗藥性菌株出現的可能。也由於不少醫生喜歡替敝人省錢,治療的過程比標準治療還要短,此時細菌抗藥的情況就特別容易出現。

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窮人要拒絕便宜又有效的公共衛生措施,不要便宜又簡單的方法改善身體健康,卻又花很多冤枉錢在沒用甚至可能有害的東西上?

如果仔細研究會發現,問題市政府常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政府衛生人員的高缺席率和低企圖心,就是導致我們看不到更多預防照護的兩個原因。

公立診所在你認為該看診的時候常常大門深鎖。印度的衛生站每周應開門六天,每天看診六小時。不過有的衛生站卻是沒有運營,並可發現有高達56%的時間沒有開門。

即使有開公立醫生只花兩分鐘在每位病人身上,問的問題更少,大部分連病人都不碰。他們頂多問一下病情,然後針對病人所說的症狀治療,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發現。

所以,答案相對簡單,人們避開功利的醫療系統,因為它做得不好。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由政府提供的服務,像是針對準媽媽所做的免疫和產前檢查,也都沒有充分利用。但這也不是事情的全貌。蚊帳和淨水用的氯都不是由政府獨家分配。

因此,我們必須接受,如果人們不去公立的衛生所,有一部分可能是他們不特別喜歡接受那裏的服務,包括免疫接種。為什麼窮人非常需要健康照護,卻對這些預防措施不感興趣?為什麼醫學界為他們發明又好又便宜的疫苗,卻普遍不關心?

大家不願意以便宜的預防措施改善健康,難道就是錯在便宜的技術所產生的價格?

這種說法看起來並非毫無道理。基礎的經濟理性認為,已付成本或稱為「沉默」成本並不會影響使用。事實上,有一種稱為「心理沉默成本」的效應,人很有可能花大錢來買東西。此外,人們也可能會用價錢來衡量品質;有些東西只因為便宜就被認定為毫無價值。

但最終研究結果顯示,自費購買和免費拿到的人,使用率並無差別。把使用率推給補助的可能性已被排除,在其他研究也可以看到相同的結果。
如果補助不是抵使用率的原因,真正的原因為何?


信仰?

信仰,更世俗的說法就是信念和理論的結合,顯然是觀察醫療體系非常重要的一環。

舉例來說,許多國家的窮人有這麼一套理論,相信藥物一定要直接注入血液,所以他們想要打針。假如要駁斥這套難以置信的觀念,你必須懂得人體消化道吸收營養的方式,以及為什麼正確消毒針頭需要高溫。

他們可能也不了解為什麼基本免疫體制所有的針都需要打,所以打完兩針或三針之後,父母可能覺得該做得都已經做了。這也就顯示,對於怎麼做對健康才有利,很容易產生誤信的信念。


希望的必要性
窮人之所以抱持著一些看似站不住腳的信念,可能還有另一個理由:當窮人感到無能為力,就一定要有希望。

因為方便和舒適而抱持的信念,要比真實信仰所帶來的繫念更有彈性,大部分找巫醫看病的人,也會去找公立醫院看病,他們似乎不曾想過這代表兩種完全不同、互相矛盾的信念體系。

對於這種不信任,可以歸結出一條:絕對別想收買人民去做「你」認為他們該做的事,這是因為一切都會白費心機,反之,我們應當集中精神,試著用疫苗的好處來說服窮人打預防針。

對於健康狀況問題的成因,我們從最初背後成因是因為疾病本身還是外在單位的影響來作判別,接著透過預防機制的判別分析可改善方式,並進一步探討窮人行為結果再到背後的認知,讓我們可以先清楚架構出整體框架,疾病確實會帶來貧窮,但卻是有方法可以做改善的,主要核心觀點還是在於對事物的認知。

但在過程中也可以發現公家機關的運作過程,也導致信任體系的解體。所以要能創造出好的醫療環境,還必須由各機構的效力運營,以及投放的準確命中度,這就也賴於兩種面向的改善。第一,就是短期效益呈現,有時醫生為了成效而亂開藥導致沒能對症下藥,但這就是一種追求短期效益而犧牲全面化的結果。那我們要如何改善,就需要透過即時回饋的方式作為輔助,讓病人除了長時間的診斷治療,還要有即時回饋的系統機制,讓個人能夠清楚知道現在醫療成效的結果。

第二,沉默成本的應用,如果選擇一項就必須犧牲另外一種選擇的結果,我們就必須知道面對這在各地生活的文化、需求以及未來發展的方向來做為相關給予,讓當下的選擇可以在短期以及長期得到回報,短期就如同案例所提的目豆價值,長期面相則需要由當地發展的方向來做調配。

最終,要能有改善健康問題而導致貧窮問題的結果,就必須了解為什麼會產生疾病,以及對待疾病的態度,透預防的角度來切入並給予回饋機制,讓循環能在最初的源頭就能止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