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7月31日 星期日

63【殺戮與文化】市場或資本主義的殺戮:激活組織環境的五種要素



人類文明建置的底層其中一項就在於「信任」的基礎上,因為有信任才能右後的金融商品、股票、財務儲蓄以及相對穩定的價格指標。

基於信任基礎與穩定造就資本主義體系的發展,從勒班陀會戰中來進一步分析,奧斯曼帝國與威尼斯之間的差距是如何戰勝?

如果從大架構來看,最重要的是在於環境的塑造,以及需求品的利基。
就如同好的環境會吸引好的人才進駐,威尼斯所呈現的就是開放、自由與穩固的商會環境,讓更多人才資本與財務資本能相互交流碰撞後,激發出更有價值的產品與服務。接著透過這產品輸出帶動國家經濟影響。

以組織的角度來看,組織領導最重要的就是塑造出擁有相同元素的環境:開放、自由、穩固、平等、保障等五種要素,以讓組織能透過個人的能力的激發與疊加知識知本,將能創造出不同於以往的組織發展。



到勒班陀會戰為止時,對於羅馬曾經在北非、近東、小亞細亞和大部分巴爾幹地區設立的諸行省,歐洲已經失去了控制,至於東地中海的沿海水域也是如此,被奧斯曼人所影響。

奧斯曼人發現,一個鼓吹對異教徒開戰的統一宗教,有利於多文化龐大帝國的擴展。宗教戰爭的政策,使得非西方人擁有了前所未見的道德驅動宗教狂熱。

然而,儘管基督教世界一盤散沙,他們依然對蘇丹的軍隊保持巨大的優勢。西方在軍事上的支配地位,在羅馬陷落後有所下降,但歐洲的大部分國家1000多年來都潛藏著古典時代的文化傳統,理性主義、公民軍隊、資本主義形式、自由思想、個人主義、對重裝步兵和決定性會戰的依賴,這些因素使得他們擁有遠超過自身人口、資源或領土比例的軍事力量。

歐洲的主要問題不再是普遍的和平主義,而是幾乎毫無間歇的戰爭:在查理曼王國終結後的中世紀,由於缺乏中央集權的制約,西方文明的內戰以近乎自殺的方式進行著,歐洲王公們之間不斷進行極為血腥的自相殘殺。

義大利城市共和國和西班牙帝國境內的槳帆戰艦製造技術要比亞洲先進得多,要靈活的多,更有可能不斷進化發展以應對海上的新挑戰。土耳其艦隊的全部組織架構乃至術語都是抄襲威尼斯或熱那亞的,這和中世紀早期伊斯蘭艦隊效仿拜占庭還海技術和海軍管理一樣。

軍事科學中,關於戰略與戰術的抽象理念在新的火藥時代復活,同時也成了西方所專有的領域,因此,兩支艦隊的指揮官們都是歐洲人這一點可以說絕非巧合。

蘇丹本人更青睞於出身義大利叛教者的海軍將領,他們熟悉歐洲的習俗與語言,因此更有可能使他的槳帆戰艦跟上敵軍在創新領與的步伐。

基督徒艦隊中的士兵,並不是全都能夠自由投票的公民,然而,神聖同盟的船員,主體也並非奴隸。奧斯曼大艦隊中的情況則恰恰相反,其中堪稱精銳的禁衛軍和划槳奴隸一樣,都無權對政治事務說三道四。土耳其艦隊相比基督徒划槳船員更有可能逃跑,至於歐洲戰艦上的普通士兵的地位,則是自由人,他們不像土耳其士兵那樣屬於某個帝國貴族的財產。


使基督教小邦結成的聯盟能夠獲得勝利機會的還是他們令人印象深刻的能力。他們不僅建立了資本主義體制,製造出優秀的船舶,還能大規模生產火氣並雇用基數嫻熟的船員,考慮到他們有人口和領土的限制,這更是一項偉大的創舉。儘管在勒班陀,代表歐洲力量的只有三個真正的地中海大國,教皇國、西班牙和威尼斯,但這三個國家的經濟總合要比整個奧斯曼帝國的國民經濟規模大得多。早在艦隊出航前,教皇國的大臣們就已經積鑽維持兩百艘戰艦作戰一年的全部資金。

最引人注目的城邦國家

威尼斯共和國和奧斯曼土耳其的區別,是雙方在經濟生活上的巨大差異,這個城邦國家所能提供的物產和服務,在規模上遠小於法蘭西、西班牙或英格蘭。在勒班陀會戰發生時,威尼斯本人口不足20萬。這個城邦的領土侷限在北義大利數百平方英里的小圈子裡。與此相比,蘇丹統治著數百倍威尼斯的人口,有著遠多於他的礦石、產業品和貴金屬儲備。威尼斯固然在近東西方之間從事著有利可圖的貿易,但蘇丹控制著比這個小小城邦大上1000倍的土地。然而,在軍事資產、貿易、商業和對地中海的影響等方面,威尼斯在整個16世紀中僅僅依靠自身的實力,便幾乎可以與奧斯曼匹敵了。

顯得易見的是,威尼斯的力量,來自它根據現代專業化與資本主義化生產原則來製造戰爭武器。威尼斯大兵工廠的建立,源自於資本主義體系和立憲政府機制的自然發展,伊斯坦布爾的獨裁政權完全無法想像出那樣的製造業奇蹟。威尼斯由一個選出來的最高行政長官和大體上由貴族商人組成的元老院聯合統治,這個政府允許從貿易中滋長出來的資本主義在相對低賦稅的環境下發展。並且保證個人財產是合法所得,不會被充公。此外,威尼斯的公司也欸賦予了法律的保障,成為不屬於任何個人的、任人唯才的經營實體,從而能夠超越任何個體,在利潤的基礎上判定成敗。一個威尼斯公司並不依賴於任何個人或家族的生命、健康或地位,而是完全依靠根據諸如投資、回報之類抽象商業原則,加上股票、股息、保險、海事貸款等金融工具輔助下行動的效率來獲得利潤。

國家支持的資本主義體系在自由的社會環境裡運作,並經由共和國選出來的公會進行監督,所有階層中富有才能的人都相信,這是地中海沿岸最適合商業經營的社會氛圍。

和土耳其人相比,威尼斯的優勢並不在於地理、自然資源、宗教狂熱或是對持續交戰的執著,而是在他的資本主義體系、共識政府制度下以及不計較利益對研究的執著投入。

只有在上述狀況下,技術嫻熟的航海工程師、船員和訓練有素的海軍將領才能夠勝過奧斯曼在領土、收入、遊牧民族的戰士文化傳統以及單純人力資源上的優勢。蘇丹尋求著歐洲的商人、船舶設計師、海員,進口火器;與此同時,幾乎沒有一個土耳其人能夠發現歐洲需要他們的服務。

從威尼斯的例子我們一個國家延伸到組織,來探究如何塑造組織的激活因子。

其一:開放
組織從常存有各部門,而為了整體組織發展,就傾向於各部門間的競爭,但同時容易產生一種問題,就是對方做了A專案,同時我們也在做a專案,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相互重疊,也就容易造成資源重複使用的情況。

開放的核心本質就在於讓團隊中的人知道,各部門或組織間目前所在做的事情,從中分享共創,是未來企業競爭中非常重要的關鍵。

其二:自由
未來組織的結構與職務將會相對自由,不再是單一職位的發展,而是能從多元化的職能來做結合,就如同威尼斯在各項科學武器上的發展都是從不同領域書籍、火藥等座結合進一步創造出新的產品或服務。

其三:穩固
這就如同企業的核心戰略的一致,針對總體的方向來做各項目標的設定,再依據各項目標來達成企業的總體效率。但如果有發生任何狀況,就需要有不同的應對與方法來作解決,可是在處理過程中,還是要能保有最初設定的核心戰略。

其四:平等
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有其價值,而要塑造一個好的組織環境,就必須先有平等對待每一個人的觀點,如果起始點不同將會造成組織間的衝突與矛盾,所以要能激活團隊文化,其中關鍵在於能否創造出平等的基礎,再從中做出差異化的調整。

其五:保障
任何組織的創新都包含有一定的風險存在,而領導者就需要創造一個可以犯錯的環境,讓組織成員知道即使失敗還是能得到支持,但也不能無限度的失敗,須依據組織所能承受的範圍來做適度的承諾與鼓勵。



2016年7月22日 星期五

62【殺戮與文化:強權興起的決定性戰役】市場或資本主義的殺戮:激發組織個人貢獻的2種要素


中央集權的組織下,也就是金字塔型組織,在溝通的流動性上會有非常大的阻礙,通常解決的辦法是拆分,讓大組織解構成一個又一個小事業群。讓彼此如個小公司像是競爭又是合作夥伴。

在《文明》書中就提到,西方文明之所以能主宰近現代,其中一個要素就是,「競爭」因為在競爭的過程,當你有這項技術,如果我沒有就會被比下去或者被對方征服。也因為歐洲呈現多元國家的狀態,讓競爭可以不斷激發啟蒙、科學、工業革命的發生。

勒班陀海戰是場西方國家如,西班牙、威尼斯、熱那亞、教宗國及其他國家所組成的神聖聯盟,對抗東方的奧斯曼帝國,這場戰役決定了後期海戰的轉換,以及兩種不同的文化、制度、社會、經濟的模式下的結果。

兩種不同模式下的組織,如何影響關鍵戰役的結果?

1兩種模式的衝突


勒班陀位於希臘西海岸外,處於奧斯曼控制下的巴爾幹半島和基督徒的西地中海之間,是歐洲和它的敵人發生海戰的合適地點。

接近勒班陀外海時,基督徒艦隊一共擁有超過300艘戰艦,這些各式各樣大小不一的艦艇分別屬於威尼斯、西班牙、熱那亞及其他國家:208艘槳帆戰艦,6艘加利亞斯戰艦,26艘蓋倫戰艦以及其他76艘較小的戰艦。這支龐大艦隊的總兵力,則包括了5萬多名槳手和3萬多名士兵,這是自十字軍東征以來,前所未見的龐大基督教聯軍。

然而,這支艦隊在規模上仍然要小於蘇丹那支接近10萬人的艦隊,土耳其艦隊擁有230艘主力戰艦和80艘其他各類戰艦,在數量方面佔據上風。

儘管如此,事實最終證明,基督教槳帆戰艦的質量優勢而非奧斯曼槳帆戰艦的數量優勢決定了勒班陀海戰的勝負。

威尼斯槳帆船式地中海上設計最好、航行也最穩定的戰艦,它也是土耳同類戰艦的模板。西班牙戰艦也要比奧斯曼戰艦建造得更好、更結實。

這場海戰雖然識字亞克興海戰以來最大的划槳戰艦會戰,但它恰恰意味著划槳戰艦即將走下海戰舞台。勒班陀將是海軍史上最後一場大規模槳帆戰艦戰鬥。

2
決勝點


首先,基督徒鋸掉了他們的槳帆戰見撞角,這意味著使用戰術的時代已經過去。比起安裝撞角,艦上多安放一門火砲顯得更為有用。

此外,撞角也會影響艦樓火炮的射界,導致炮手必須向高處射擊,以免炮彈打到自己的船艏。

去除掉撞角後,基督徒的槳帆船擁有了更好的視野和安放火炮的更大空間,能夠直接瞄準射擊前進道路上的敵艦。

威尼斯兵工廠的生產能力,以及西班牙工匠的專業技術,確保了基督徒槳帆戰艦在武裝狀況方面要遠好於土耳其戰艦。

這不僅因為平均每艘戰艦上的火炮數量更多---神聖同盟的戰艦上共有1815門火炮,相比之下,規模大得多的奧斯曼艦隊只有750門---還在於每門基督徒戰艦上的火炮,在鑄造、保養方面都要比奧斯曼同類型武器做得更好。

在火器使用方面,歐洲火繩槍部隊有更多的經驗和更好的訓練,因而與上量上遠少於自己的奧斯曼同行們相比,他們的火藥和槍炮更可靠,並且射速是奧斯曼人的三倍。

與弩相比,奧斯曼人的反曲複合弓的確是致命的武器,它們具備更好的射程、準確度和射擊速率,但掌握這樣一件武器需要數年的訓練時間,而且在射擊數十發箭矢後,弓手就會疲憊不堪。

此外,弓也不可能像弩或火器那樣被迅速大量製造出來。傳統上,歐洲人強調將盡可能多的致命武器發到盡可能多的人手上,他們很少考慮射手的社會地位問題,也不必擔心有效使用武器所需要的狀態與訓練程度。

勒班陀海戰中雙方都使用了奴隸槳手,但是神聖同盟中依然有自由槳手服役,聯軍也傾向於讓參戰奴隸獲得自由。相比之下,土耳其槳帆船上的基督徒奴隸在戰前受到威脅,除了低頭划槳之外,任何異動都是死路一條。有些跡象證明,在戰鬥中至少有幾條船上的奴隸發起了暴動。實際上,在土耳其艦隊中,沒有任何一個自由戰士。

在這一損失對蘇丹而言可謂加倍慘重,因為他和歐洲人不一樣,既沒有製造成千上萬支新火繩槍的能力,也沒有組件一支由征招兵組成的新軍的能力。槳手—更不用說軍火製造者和設計者了—必須從歐洲海岸以雇傭兵、背叛者或者奴隸的形式弄來。

3
文化傳遞


西方以外的人們總是抱怨歐洲對紀念儀式壟斷,並難以忍受西方人對歷史藝術本身的控制,這完全是有道理的。勒班陀海戰的後果,比任何其他事都更不公平,一場西方式「勝利」的故事,很快就通過印刷出來的歷史書籍、委託製作的藝術品和到處流傳的通俗文學,傳播到數以百萬計的人們中間。

在所有這些紀念形式當中,沒有任何內容涉及從奧斯曼土耳其人的角度看待這場會戰。與此相反,我們只聽說蘇丹在戰後發出的殺死伊斯坦布爾所有的基督徒的威脅。少數幾份關於會戰的土耳其記述並不具備文學性,也沒有廣泛刊印發行,它們是乾澀的、政府批准的、格式僵化的紀載。除了少數伊斯坦布爾政府菁英之外,幾乎不會有任何其他讀者對其發生興趣。

與此相反,在義大利和西班牙文材料中,則有數十本充滿激情的第一手著述傳遍了地中海地區,儘管這些材料時常在事實和分析方面互相牴觸。這就是允許異類聲音和自由表達的社會特性。

勒班陀海戰的結果恰恰證明了西方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下的設計、製造以及分配武裝方式的優越性。數量龐大的火炮、火繩槍、弩,以及製造精良的船隻,在戰鬥中抵銷了奧斯曼人的數量優勢、土耳其士兵令人恐懼的聲望,以及奧斯曼帝國部隊在本土水與作戰的便利。因此,所有這一切在沒人能夠遇見到勝利的結果情況下,就已經使得神聖同盟獲得很大的機會來爭取勝利。


從勒班陀海戰中以三種面來看:方式、人員、武器來分析。

首先是方式,基督徒選擇以火炮的方式來做攻擊;另一方面奧斯曼則是用撞擊式,形成兩種不同的戰略手法。

後者就是不斷往前,因為過去戰都的經驗來看,只要用足夠數量的兵力,就能取勝,所以用這樣的邏輯時,遇到基督徒的火炮式攻擊,就出現了困境。

這就是所謂的不連續性的出現,在過往經驗下,出現未知的方式或沒見過的情況,容易迷失混亂。導致成功無法再接續。

第二,人員:從古希臘到羅馬到中世紀,歐洲都有所謂的公民自由的概念。也就是個人獨立與參與性;相對於奧斯曼來說,因為是大一統帝國,集權使個人權利收歸到中央與最上層,使個人只能享有最基本的生存權。也就無法達到馬斯洛提到的個人發揮的層級。

第三,武器:從冷兵器時代進入到熱兵器時代,讓增兵的範圍增廣,例如原本使用的弓箭就需要有力氣的人才能拉的動,但是使用了火繩槍後,任何人只要會操作技術就可以快速上手。

這就對於人力上有大幅度的增加,以及可替換性。相較之下,奧斯曼以弩為主體,而培育一名弓弩守則需要12個月。所以在勒班陀海戰後,奧斯曼的兵力耗損,無法地立即回復到先前的狀態。

從這場戰役的三面向中,與現在組織的關聯性又是什麼?
可以從中看出對組織的兩種影響因素:

第一、速度:
面對不確定的時代,變化已成為常態的同時,如果只守住既有的框架或定位,容易讓組織進入衰敗,只有透過不斷嘗試跨領域結合,從新定位才能再次找出關鍵定位點。

例如蘋果最初的產品定位在電腦,如iMac,接著iTunes的出現,讓蘋果定位轉向音樂市場,後來2007年推出iPhone,轉而向智慧手機。可以看出企業轉型必須不再S行曲線達到飽和時,就必須思考下一步的發展路徑。

而在此期間,我們組織的核心定位就需要有這思維「勇於嘗試」因為組織不跳脫領域嘗試,就只能走向既有成功無法進入到下一個成功。

然而,要能有效轉換,就有賴於企業的轉變速度。神聖聯盟透過火炮的攻擊,加速了打擊範圍,讓原本需要面對面碰撞才能進攻,轉而向遠在一方時,就能發出攻擊。

就如同弓弩手與火槍兵的適用性另一個人員替補性,人夠在一項專案品牌失敗後,快速重起另一項品牌事業,這就是未來組織需要具備的速度性。

第二、個人士氣: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曾說:「團隊就是藉由每個人的專長互補,發揮團隊的最大效益。」團隊的出現,就是讓一個人原本不可能做到或是需要花費大量精力的事情,透過團隊中每個人的專業分工與貢獻,創造超越個人的成效。

這就是西方國家對於個人公民權利的體現。你所雇用來的每個人,不是雇用他的雙手,而是對方的腦。只有讓每個人知道自己可以為團隊組織做出貢獻,並且對個人是有利益時,組織裡的每個人才會知道自己的定位點,也就會為團隊做出貢獻。

然而,在這些轉變下,究竟是什麼影響基督徒擁有這樣的轉變?能從過去的S行曲線,跳脫到另一個增長產生連續型增長?

下回將從時代背景下,所產生的文化流通性、競爭市場、與個人資本相互關聯,與資本主義下的連結。

2016年7月21日 星期四

61【國富論】論貨幣:財務積累的延展性


能用錢解決的事情就用錢解決,因為當你選擇用其他方式來解決時,所付出的機會成本,將是你無法想像的。也許當下覺得沒有什麼不同,但隨著時間維度的放大,所產生的結果將會相距甚遠。

怎麼樣才能使資金發揮他最大的價值?就在於我們怎麼看待貨幣的概念。

貨幣是什麼?

是社會共同創造一種錢的概念,讓我們可以用錢來做交換。如果沒有錢,我們能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來做交易。但是,錢的出現讓我們用可以衡量的方式來做交換。

也就是說,錢只是一個載體,重要的是我們如何透過這載體把每一分錢發揮出它的價值。

《國富論》中循環資本的流動,最終將走向固定資本。而這些固定資本的價值,就是提供個人生活的品質提升,也就是最終的結果。

但是,當我們的循環資本無法流動,最終只會變成一文不值。

首先,什麼是循環資本,在此就包含了四個部分:錢幣、食物、原材料和製成品。

從社會國家的角度來看,農耕時代,當一個國家擁有越多的天然資源,其競爭力相對強勢。但是到了工業時代,人的價值愈來愈重要,因為人把資源的價值提高,以換取更高的循環資本。

例如,當我們用錢買到原物料,把它加工製成後,就可以用更高價來販售。相對於用基本原物料來的有競爭力,但是一個國家發展還有賴於資源。也就是這樣的背景下,歐洲各國列強才紛紛到各地去殖民,以換取國家的循環資本,轉製成固定資本。

從上述的總結,所有的循環資本,最終將成為固定資本,而我們如何換取高價的固定資本就有藉於我們如何應用循環資本。

之前提及到,商品價格可以分為三種組成,其一,土地資產;其二,勞動工資;其三,利潤。

當一個商品要創造出高價,這三種之中,最有價值的就在於勞動工資。

土地資產,除了在通貨膨脹,混亂的局面才會提高,基本價值屬於穩態。
利潤,取決於商品對客戶的價值,就是為客戶解決什麼樣的問題,以及品牌價值的展現。

為什麼勞動工資可以創造出高價,原因就在於,當商品可以被大量複製製造,個人化的差異性就成了決勝點。換句話說,個人所產生的價值連帶影響到商品價值的概念。

而每個人可以通過個人的價值展現,為社會國家提供一個貢獻,最終將會獲取相對應的循環資本。可以說,未來就是一場人才戰,當你的國家擁有愈多人才,所能創造出的個人價值,將會是國家強富的指標。

就例如籃球隊,你會看團隊成員來分析這個團隊會不會贏。

結合《國富論》在前面所提及的分工概念,未來個人分工化,每個人用各自的時間換產生產品用錢的方式來衡量個人的價值,當你的成品遇有不可取代,就會愈有價值。

總結來看,個人如何發揮財務的延展性,也就是如何讓錢發揮出它最大的價值?最為關鍵的就是把錢投放在個人價值面上。

我們所獲得的循環資產,只是一個暫時性的階段,最重要的是如何用現有的循環資產來投放到個人價值面上。如果今天有兩個人,一個選擇花費循環資產中的錢來購買手機,透過轉製成固定資產來做為人與人結的互動,創造更高效的交流品質,就會連帶創造出個人價值;相對於一個選擇把錢省下不購買,就會失去人與人間的連結,以及獲取其他資源的機會,自然而然就無法發揮循環資產的價值。

其實,循環資本或者說是錢的應用想法,將決定你未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2016年7月15日 星期五

60【窮人的經濟學】哪怕只有一次機會,都要用盡全力


教育與醫療,都是對人未來的期望,也是最難衡量。然而,兩者之中,最能讓一個人從一無所有到進入資本世界的前緣,「教育」就成了在資本主義下的唯一出路。

教育的本質有二,其一,教導基本技能;其二,挖掘個人天賦。

在電影《天才無限家》中拉馬努金,沒有任何學歷,卻擁有超乎常人的能力。在影片中也體會到,每一個人都有他們天賦、特質與長處,要能發揮這樣的潛能,就需要個人對自己的自信、導師的引導與一個翻身的機會。

什麼是好的教育體系?這就需從兩個層面來看,核心本質與歷史發展。

首先教育體系的核心價值有兩個,第一就是要能提供人們生存的基本知識、技能;第二,就是發掘人的潛能,也就是啟發個人的天賦。

第二,歷史區域的發展:中華民族在教育的系統上呈現單獨專一的知識,來作為核心思想,就如漢朝在董仲舒徹百家,獨尊儒後,讓之後考試或科舉都以相關體系為依據,所以就會出現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概念;另一方面,西方文明在經歷科學革命後,把各項知識分門別類,也就出現各種學科。這兩者體系在近代歷史的發展中可以看出彼此優劣。

這也呼應《國富論》中提及的分工論,因為分工讓社會協同更為完善;相對於東方教育則是以所有指標為全部的思想差異。

從上述兩點的結合,就會發現,未來教育的發展,將區分為兩部分,第一,基本核心技能;第二,個人天賦起發的學科。

未來,隨著科技的進步與普及,教育將能給予與發掘更多優秀的人才,並從中啟發每個人的生命價值。可以說,現行的教育將會被新體系所取代,而這轉變卻需要十到二十年的轉變,也就是一代與一代人的認知轉換,才能逐一替換。

回到窮人在教育體系中,如果窮人可以藉由教育翻身,那什麼原因阻擋人的進步?

在之前提到,家人對於孩子的期望,是很大的因素。呼應最初所講的教育是對人未來的期望,如果家人只用短視或急功心切的心態來面對,只會在成效出現前就中斷了教育對孩子未來的可能。

接下來從制度與改善方向來做逐一分析,以及從教育轉變中所得到的三個啟發。

1
為什麼學校會失敗?


在許多發展中國家的課程與教育的設計是針對精英而非一般學生,嘗試多投入一些東西來改善學校的運作,結果通常令人失望。

如果在一開始成績就不錯的學生,如果學校在發送教科書,表現就會明顯提升。故事聽起來很合理。在肯亞學校以英語教學,當然使用英文教科書。但對於大部分的小孩子來說,英語只是第三語言,排在地方語與肯亞語之後,他們很少說英語。英語教科書對大部分的小孩來說並不是非常實用。其他地方投入的各種東西都獲得相同的結果。只要他教法與誘因未做改變,新的投入也沒有多大幫助。

現在我們應該明瞭私立學校為何無法教好普通學生,教學的重點肘個是針對某些困難的公開考試,讓準備充分表現最好的學生通過考試,帶給他們一個光明的未來,而這需要進度超前且無所不包的課程。因此,大部分的孩子越來越落後,雖然不幸卻是無可避免。

父母和其他人一樣,希望學校能傳授所謂的「菁英」教育給自己的小孩,儘管事實上他們沒有立場監督或思考教學內容是否真的帶給小孩好處。舉例來說,南亞的父母特別喜歡用英語教學的學校,但母語並不是英語的父母,不可能清楚老師是否真的足以勝任英語教學。不利的一面是父母對課程興趣缺缺,需要這類課程的小孩,卻沒有運氣去上課,我們在此看到什麼重點?

從更廣泛的社會層面來看,這個信念與行為模式代表大部分學校體系既不公平也相當浪費資源。有錢的小孩到學校去,不只得到更多更好,而且在學校也受到呵護,協助他們發揮真正的潛力。窮人如果上學,除非早早展現卓越的天賦,否則最終都會認清學校不歡迎他們的事實,而且他們會默默承受,直到放棄離開為止。

這造成大量人才浪費。在小學與大學之間輟學或是完全沒有上學的人,許多都是歧視下的犧牲者:父母太早放棄、老師不曾試著教導他們,學生自己缺乏自信。其中有些人顯然有成為經濟學教授或是產業大亨的潛力,卻反而成為臨時工或雜貨店老闆,或者如果他們幸運的話,可能獲得少數文書職位。他們留下的空缺幾乎都被資質平庸的小孩掌握,只因他們的父母能負擔得起讓他們成功的任何機會。

大家都知道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以及印度的數學天才拉馬努金都不是學校教出來的。

對於不切實際的目標,過於悲觀的期待,再加上給予老師錯誤的誘因,顯然造成發展中國家的教育體系無法達成教育的兩大任務:一是教導大家完整的基本技能,二是挖掘人才。另外就某些方面來看,提供優質的教育愈來愈難。世界各地的教育體系都面臨很大的壓力。入學人數的成長遠超過資源增加的速度,而隨著高科技部門的擴張,世界各地對於人才的需求,讓原本走上教職的人才,紛紛成為軟體工程師、電腦系統管理員以及銀行職員,這對於中等與高等教育要找到好的老師會形成非常嚴重的問題。是否存在其他解決方式,或者這問題根本就太過困難?

2
教育再造


但是只要專心把事情做對,每個小孩在學校都可以學到基本技能,這不僅可能,而且事實上相當容易。

首先,第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重視基本技能,只要讓學生與老師願意投注心力,每個小孩都可以學好基本技能。

接著,是透過補救教學的老師只需要相較短的訓練,就可以發揮效果。

第三就是重新規劃課程與教室,讓孩童可以依照自己的步調學習,特別是對於遠遠落後的孩童,確保他們能夠專注在基本知識,這帶來很大的好處。能力分班就是其中一種方式。

最後,因為好老師難尋,資訊科技日新月異且愈來愈便宜,所以多利用一點資訊科技幫助教學其實非常合理。


減少對學校的期待,專注在核心能力,並且應用科技來輔助老師,甚至取代老師,這些說法某些教育專家來說非常刺耳。

因為我們這樣做代表暗示會有兩層教育體系,一層是為了有錢人家的小孩,他們絕對會讀昂貴的私立學校,並接受最好的教育,而其他人接受另一種教育。反對的原因並非完全沒有道理,但不幸的分化已經存在,目前教育體制所引發的差異,基本上跟大部分的孩童毫無關係。如果課程設計更為簡單,如果老師的任務就是讓每個孩童精通一部分,如果小孩能用自己的步調學習,有需要就不斷重複學習,這樣一來絕大部分的小孩在學校期間都可以學點東西。另外,有天賦的學生真的有機會被發掘出來。當然,要讓他們和菁英學校的小孩站在同一個基礎,確實需花些功夫。但是,如果他們學會相信自己,他們應該就會有機會,特別是教育體系也助他們一臂之力的時候,機會就會更大。

因此,我們要認清學校必須服務現有的學生,而不是服務他們想要的學生,或許只有跨出這第一步,才能建立一個讓每個小孩都有機會的教育體系。



總結可以發現好的教育就需要具備三項條件:個人自信、指導老師、一次機會
回到個人層面可以獲得什麼?

第一,用於嘗試與好奇心的保持:每一個人的生命時間有限,你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找到個人啟發的事物,所以必須不斷嘗試接觸。未來,判斷一個人是不是人才,不是看一個人在一家公司待了多久,職位是多高。而是這個人所偕同的網絡有多廣,在人類協作中占據了什麼樣的角色。換句話說,這個社會有多少人需要你。

第二,好的導師:你身邊人的思維想法,決定你個人的高度發展。這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擁有一個好的導師或多個學習對象,將會讓你的眼界跳脫出你既有認知。可以說,一個人的格局,來自於你接觸的人給你看到的格局視野。

第三,把握每一次的機會,一個人的價值取決於人們對你的需要與依賴性。每一次地拒絕,都是對這社會的協作網絡退出,當你接受,願意參與更多的事物與合作,也許在某一個接受的瞬間,這些機會就會逐一地出現。就如同生命中所發生的每一件事,當下看起來沒有什麼意義,但隨著時間的推演,你會發現過去所累積所做的事情,都是為了一次更大的機會而準備。


2016年7月7日 星期四

59【近代經濟學】國富論:什麼樣的人能增加資本價值?資本移轉三型態


我們所獲得的循環資本,最終都將呈現為個人消費的資本積蓄。這也就是說,個人價值的展現及未來發展,可以從循環資本的應用來理解。

如果當一個人擁有足夠的資本,會想要用什麼樣的使用方式來發揮資本的價值,然而,當個人沒有足夠資本的時候,又該如何決定資本的使用,還是有可能連最基本生存都有困難?

這時我們就必須釐清資本是什麼?是能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資本循環來獲得個人直接使用的資本?還是從固定資本來創造個人使用的資本?

其中錢幣只是一種循環資本,如果如亞當‧斯密所說,循環資本和固定資本將走向直接消費的積累,那麼,循環資本的分配,將決定個人消費的結果。換句話說,把循環資本例如錢,投入到哪個消費,就會有不同的影響與結果。

從固定資本來看,最無法立即見效的就是在教育學習上,但卻是國家社會資本的一環,如果財物、產品付出一定的時間的循環資本將轉變成一種固定資本,這樣的發展後,最終的成果與獲得都將循環資本的型態給予,最後成為消費積累的資本。

總結來看,未來資本的創造離不開這三種類:循環、固定與直接消費積累的型態,對於我們來說,資本應用的移轉,隨著國家社會的穩定與全球經濟的連接程度,將會愈來愈趨向循環資本的再創,以及直接消費資本的獲得。

換句話說,任何資本的生產或創造,都必須從每個行業的核心角色來看,各行業的生成與連結關係,在從中找到關鍵元素,進一步連結到消費生產,最終將形成消費者生活中的一環。

例如汽車製造行業,所需的核心就是移動,從這一視角來發展,並與消費資本連結,並多增加時間維度與科技的限制,就會出現像特斯拉汽車與未來宇宙航空的發展。

回到個人層面來看,當某一個人所擁有的物品儲蓄僅夠維持幾天的生活,他就不會想到利用這項積蓄來衍生任何收入。他會儘可能省吃儉用。並在用完之前,憑藉自己的勞動力,來獲取一些可以替補的物品。在這種情況下,他的收入完全來自勞動。

另一種情況,他擁有足夠儲蓄物品維持幾個月或幾年的生活時,他便自然會盡力用大部分的積蓄來衍生收入,只保留一小部分的積蓄,在前者收入開始進帳之前足夠供應他消費。所以,他的全部積蓄可以區分為兩個區塊。第一期望衍生收入的部分,就是屬於個人資本;其二,直接提供他消費的積蓄。


1
資本運用


當我們知道資本對人行為的影響後,接著來探討,在資本兩種的運用方式,如何運用他的人獲得收入與利潤。

第一:資本可以用來栽種、製造或購買物品,然後將這些物品賣出牟利。以這種方式運用資本,在賣出換得金錢之前,不會給運用他的人帶來收入或利潤。而換來的金錢,沒有再換成物品之前,也同樣不會為他帶來什麼好處。他的資本不斷以某種型態離開他,又不斷以另一種型態回到他的掌握。也唯有透過這種循環方式,或藉著不斷的交換,他的資本才會為他帶來利潤。所以這種資本稱為「循環資本」。

第二種,資本可以用來改良土地、購置有用的機器和做生意的工具,或購買其他類似這種無須易主或進一步循環,始能產生收入或利潤的東西。所以,這種資本就被稱為「固定資本」。

兩者間的關係會在不同行業有不同的比例,例如工廠或製造業,一部分資本會固定在他的生意工具上。如同鐵工廠來說,熔礦爐、鍛鐵爐、裁鐵機,都是必要的生意工具,沒有大筆經費是無法設置。

另一個例子,就以農夫來說,用來購置農事工具的資本是一種固定資本,而用來維持工人生活和給付的工資就是一種循環資本。憑藉持續佔有固定資本而獲取這部分資本的利潤,也憑藉割捨循環資本而獲得該部分的利潤。


2
社會資本移轉



當我們建構資本種類與其運作方式後,接著來延伸到國家社會面來看,一個國家或社會全部的物品積蓄,等於所有居民或成員物品積蓄的總和,因此資本可分為三部分,各自有不同的功能與作用。

第一部分:直接消費者使用
這部分的特徵是不會提供任何收入或利潤。舉凡那些由最終消費者來買,但未完全被消費掉的糧食、衣服、家具等物品儲蓄,都包括在這部分之內。

就如在購屋資本也是屬於這部分的積蓄。花在購買房屋的那種積蓄,如果當作業主的住家,從花出去的開始,便不再當作資本來使用,或者說,不再對業主提供任何收入。

這類物品所產生的收入,最終還是得從其他收入來源撥付。無論就個人或整個社會來說,所有留作直接消費使用的物品積蓄中,花在住屋那部分積蓄消費的最慢。衣物的積蓄也許可以使用好幾年;傢俱的積蓄也許可以用上五十年;但住屋的積蓄,如果施工妥當解細心維護,也許可以用上好幾個世紀。住屋雖然需要很長的時間才會被完全消費殆盡,但它們實際上仍然是留做直接消費使用的積蓄,和衣物或傢俱沒有兩樣。

第二部分:固定資本
它的特徵是無需循環或易主,便可以提供收入或利潤。主要包含四項:

其一,舉凡能夠提高勞動效率和減免勞動的各種有用機器和生意工具。
其二,所有可以用來賺取利潤的建築物,不管事對於出租以收取租金的業主。例如像是,店鋪、倉庫、工廠、農舍。
其三,用再改良土地的積蓄,舉例,用在開闢土地、改良排水、圍籬、施肥等,將土地變成適宜耕作的有利投資。
其四,全體社會居民或成員所學到有用的才能。要取得這才能,在接受教育、學習的期間,必須用在學習者身上以維持生活費,不管由誰來付,這都是一筆費用,可以說是一種附加並且體現在學習個人身上的投資。


第三部分:循環資本
唯有透過循環來回易主,才可能提供收入。同樣包含四項:
其一,金錢貨幣的積蓄
其二,農夫、穀物商、釀酒商等這些人為了銷售牟利而掌握的各種食物積蓄。
其三,製作各種衣物、傢俱和建築物等的原材料積蓄。
其四,各種製成品積蓄,這些東西已經完工,但仍然掌握在商人或製造商的手中。

上述四項東西當中,有三項,即食物、原材料和製成品,一般情況下,都會在一年內,從循環資本轉變成固定資本,或轉變為直接消費者使用的物品積蓄。

任何一筆固定資產原先都出自某一筆循環資本,而且都不斷需要另外某一筆循環資本的支援或輔助。一切有用的機器和生意工具都是源自某一筆循環資本。

唯有利用某一筆循環資本,否則任何一筆固定資本都不可能生產收入。即便是最有用機器和生意工具,如果沒有循環資本提供原材料讓他們加工,或讓使用機器的工人維持生活,他們就生產不出任何東西。

例如土地,如果沒有一筆循環資本,讓從事耕種和收割的勞工維持生活,也產生不了任何收入。

固定資本和循環資本兩者最終且唯一目的,就是要維持並增加留做直接消費使用的物品積蓄。正式後面這部分物品積蓄讓人們有吃、有穿、有得住。人民的貧富就取決於這兩種資本提供了多少物品,可以讓人民保留,當作直接消費使用的積蓄。

當我們身處安全有保障的國家,就會運用自己可以支配的一切積蓄,不管事用來滿足眼前的享受,或是用來追求未來的利潤。如果是用來滿足眼前的享受,那麼他的積蓄就會變成一種為了方便直接消費而保留下來的物品或積蓄。如果用來追求未來的利潤,那麼它就只有兩種選擇:繼續占有或暫時釋放出自己的積蓄。如果選擇前一種,那麼他的積蓄就會變成固定資本;如果選擇後一種,那麼他的積蓄就會變成循環資本。

總結來看,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關鍵,其中一關鍵,就是能透過資產的轉換,來獲取個人所要達到的目標。

從這裡可以得出三個觀點:

第一,如果不清楚個人的生涯發展,那麼資本的投入與否都將不再重要,必須先釐清個人未來,才能將資本有效的移轉到所要的道路上。

第二,資本的本質就是時間的轉換,你用有一萬年的時間工作,你就能有很多資本,相對來說,每個人生命有限,不管事循環資本或是固定資本,這些都是時間的轉換,在此要能發揮時間價值,就必須從馬斯洛的第五層自我實現來著手,只有當我們把每分每秒都應用在此時,才是真正的活化資本價值。

第三,所有資本都有其源頭與結果,如果想獲取更多資本,就必須從源頭來找尋,也就是說,未來擁有愈多資本的人將取決於是否能看清事物本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