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5年12月24日 星期四

【拜占庭文化】帝國的治理(上)

帝國的治理

拜占庭帝國位處東西文化的交會點
讓這帝國在這一千多年的歷史中面對許同的強敵與紛擾
如諾曼人、保加利亞、匈牙利、阿拉伯人等
以及十字軍所帶來的災害

然而面對這混亂的局面
帝國治理者是如何從國際環境中來穿梭於其中
其中著名的君士坦丁七世寫了一本《箴言》
而後人給它加了書名《帝國的治理》(De Administrando Imperio)

這本書原來是寫給他兒子閱讀的
教導如何理解當時的國際環境
如何知己知彼授予錦囊妙計來應付外敵
以及如何周旋其間
使帝國永續生存













這是一部傳世的名作
原文為希臘文
之後出現了拉丁文、俄文、英文等各種譯本
對於研究拜占庭和中亞的學者都利用這本原始材料
體現了君士坦丁七世的禦敵智慧

當時君士坦丁為兒子所制訂的策略
主要是用來對付東方和北方的「蠻族」
以及東南方的阿拉伯人

另一方面西方拉丁國家的君主和教皇都是些老謀深算的人物
他們的政治、經濟和外交手腕遠較東方豐富靈活


但拜占庭帝國若能在東方和北方與「蠻族」保持和平
不受到他們的騷擾
就可全力對付拉丁人

這是君士坦丁七世所教導的
也可以說成了帝國的基本國策
他所制訂的策略
簡單來說有三種:
1.離間異族
2.後贈禮物
3.以夷制夷

















【婚姻外交】
拜占庭是個多民族國家
最初政府不允許當地人與外族通婚
後來國王帶了頭
與異族通婚成了常見的事情

從帝國的角度來看
異族通婚有利於民族關係與國家穩定
因為拜占庭的軍隊中有許多是招來的雇傭軍
包括:諾曼人、突厥人、庫蠻人、保加利亞人、日耳曼人、匈牙利人等
一旦民族關係處理的不好
反易引起外換內亂所以帝國鼓勵通婚

另一方面通婚也有著於拜占庭文化的傳播
這些東方民族雖然強悍
歷年來不斷侵擾拜占庭邊境
但文化遠遠比不上拜占庭
願意和帝國建立婚姻關係
以提高自己的地位















從拜占庭的角度來說
有了國外的異族親家
東方邊境就能夠安寧
且可以得到他們的支持和幫助
例如在一次匈牙利的婚姻結盟後
在當一一八五年保加利亞反抗拜占庭塞爾維亞人騷動
一一八九年第三次十字軍東征要通過匈牙利進攻拜占庭
都是匈牙利調停解決的

拜占庭對匈牙利的婚姻外交是成功的
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匈牙利一直支持和幫助它對付強敵
更重要的是使他們接受了拜占庭文化
從教堂壁畫、錢幣紀念物都有拜占庭文化的風格
至今還可到處見到



西方史料中常提到Huns這一民族
他們的著名領袖阿提拉(Attila)被說成是「上帝之鞭」
形容他的殘酷性格
而Huns在中國史載中的匈奴

但從拜占庭史料中可以發現Huns這一概念是混淆不清的
有時指突厥人、匈牙利人有時是阿哇爾人
在不能確切斷定Huns的種族起原之前只能稱其為匈人

匈人在四世紀時崛起於南俄草原
先後擊敗了阿哇爾人、東哥德人越過高加索
大軍直抵亞美尼亞、敘利亞、巴勒斯坦
並進入阿爾幹半島

對拜占庭而言顯然不是對手
有七十個以上的城市淪於匈人之手
拜占庭只能尋找其他對策

拜占庭運用的許多策略
其中最成功的是宗教和文化滲透
讓匈人皈依基督教
這樣同一信仰的前提下
可使他們成為拜占庭的夥伴

另一方措施是不斷派遣使者前往匈人那裡
他們名義上是和平使者
實際上是去探聽虛實或者在匈人內部製造不和


從這些例子反思到了什麼
為什麼各民族就願意去接那外來文化的融入
















【文化優勢】
當人類文民進入到農耕文化時
使過往人類找尋食物的時間相對縮短
進而產生出大量的空閒時間
也因為有時間間接產生出許多人類文化上的產品
如藝術、文學、絲織品等人類加工製品
從器物到思想都與農耕前的文化大相逕庭

而當帝國外部被稱做「蠻族」的國家相對來說文化藝術經濟等就相對來說不足
其一原因「蠻族」生活態勢不同
例如遊牧民族就相對農耕文化少了定點
也就難以有文化累積

而文化優勢民族在器物思想上相對來說是有影響力
但這又會隱含到難道文化上非主流就無法存在
這就包含到當時的大國思維
當時拜占庭帝國為了要透過文化力量來影響周邊態勢
並與又要與歐洲西方區別
就從宗教與語言上來做影響
其他民族為了要繼續在帝國生存
就不得不學其語言慢慢的就滲透到其民族文化中

這也就像各組織文化的軟實力
當文化實力愈強的團隊
其影響性就愈大就因為它是一群體共同創造而成的
當參與在其中的人都對這擁有一種貢獻
當投入所付出到一定程度後往往就會成組織維護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