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3月10日 星期四

【槍炮、病菌與鋼鐵】文字的起源:從0到1

十九世紀的作家常把歷史當作從野蠻進化到文明的過程。這種轉變的里程碑包含了農業、冶金術、科技、中央集權政府和文字。

在傳統的觀念中,以上幾項最受到地理條件限制的就是文字:在回教世界和歐洲殖民向外擴張前,很多地區都是沒有文字的蠻荒,如澳洲、太平洋上的島嶼和赤道非洲地帶。



知識帶給我們力量。因為文字在知識的傳達上,可以更精確、大量而且詳細,現代社會的力量正是來自於文字,我們因而得以汲取遙遠時空的知識。

文字和武器、微生物、中央集權的政治組織並駕齊驅,成為現代征戰的利器。帝王和商賈都是利用文字發號施令、組織船艦向海外擴張。艦隊航行依循的海圖和航海指示都是以前的探險家留下來的。這些紀載告訴我們後代探險家外地的情況,使人得以未雨綢繆。帝國的統治、管轄也靠文字。在沒有文字的史前時代社會,則是利用別的方式來表情達意,但文字還是比較簡便、詳細、精準,而且更大打動人心。


然而,為什麼只有一些族群得以發展出文字,其他族群就沒有?例如傳統的採集狩獵族群沒能發展出自己的文字?文字在人類歷史上是在什麼情況下發生?用途又在哪裡?

要能理解這些必須先釐清,文字是怎麼誕生的。

造字的策略大致可分為三類:
第一:音節
第二:語標符號
第三:符號代表

以上的文字在各種文字的發展下,都包含了其中幾種,例如中國文字並不是全都語標構成,英文也不指示字母文字。就像其他母文字,也用抽象的語標。而埃及的象形文字也包括不少音節符號,而每個子音都有一個字母相對應。

如果從零開始創造一種文字系統必定比從其他文字借用或改造來的困難。最早開始造字的人就必須先擬定基本原則。例如聲音分解語音單位,高低大小加強語氣等然後設計出代表語音的符號。

目前我們所能找到最古老的文字就是蘇美人楔形文字,出土史料非常豐富。這種文字是農民用簡單的陶土記號作為記數之用,如紀載綿羊和穀物的數量。在公元前三千年前的幾百年,這種計算、格式和符號很快演變成人類第一個文字系統。書寫技術的一大突破就是黏土板的利用,使得文字記載簡便許多。

蘇美人文字的發展至少花了幾百年時間,或許幾千年也有可能。文字發展的先決條件是:這個人類社群必須認為文字有用,而且能夠支援造字專家。

在文字的傳播上有兩種方式,分別是科技和思想的範疇。有人已經發明出一套可用的東西。你是個使用者,何必放棄現成的,大費周章、絞盡腦汁來創造發明?

發明的傳播方式有很多,一種是依照「藍本」的傳輸」,照單全收或略加修改後拿來運用。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方式則是取其精隨,屬於一種「意念」的傳輸,學的只是基本概念,再用來研發細節。

回到文字的用途和限制的方面來看,人類文明能夠擁有文字的發展擁有特徵是:社會結構嚴明、有著複雜的中央集權政府。早期的文字滿足政府組織的需要,使用也全都是全職官員,狩獵採集社群沒能發展出文字,就是因為他們沒有需要文字的政治組織,也沒有社會或農業機制產生多餘的糧食來支援造字專家。另外,絕大多數的文字社群都是從鄰國借來的,或是受到啟發而發展出自己的文字,並非獨立發明的。


從文字系統的發明與發展來看,對於我們來說可以看出一件事情,那就是從0到1的過程。

例如在1940年代的美國製造出第一顆原子彈,和現在中國製造一個原子彈的難易性,屬於前者較難,原因是什麼?就是因為要創造出一個從來都沒有看過的東西,也不知道這樣投入會不會成功,相對於成功後再製造相同的東西難易程度大幅降低。

接著我們延伸出一個議題,究竟如何創造從0到1的價值?

文字的發展歷程從一開始簡單的陶板紀錄,發展到文字系統的成形,整個過程都圍繞在紀錄的角度,這些紀錄就是為了方便管理,所以文字發展的核心在於溝通。擁有良好的紀錄就代表者好的溝通紀錄,好的溝通讓人們知道我們的現況。

也就是說,做一件事情從無到有的階段可以透過觀察,來釐清行為背後的核心。接著透過這些核心價值延伸出應用面,例如iphone與nokia都是手機開創者一個是智慧型以個是通訊產品的普及,而兩者都是從核心價值來延伸出的產品。

在行為背後的動機分析上,可以透過解構組成要素,例如文字可以由三種策略發展,接著再從這些元素來思考,什麼是我們的關鍵重點,依據這比重來重新構築出核心策略。

然而,從0到1的過程並非只考量到核心價值,還必須思考受限因素,就如同文字的發展並不會所有的族群都有,會在特定的時空環境下與條件,才能發展得出來。所以從零開始的同時,我們也要關注那些可以模仿,或者啟發我們的事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