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9月27日 星期二

66【秦漢歷史】中央政權的鞏固:從分封到郡縣



真正理解歷史的人,不在於對時代有什麼樣的評論或功過是非,而是知道當時人所做出的抉擇,往往都是出自於不得已。其中的差異就在於是否有全面性,用更大的格局與視野以及到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想法,從而看待一件事情背後所牽連的一系列影響。

古人曾說:「屈賈誼于長沙,非無聖主」有時人才無法發揮其才能,有一項因素,就是時間點。往往在對的時機點,與對的人才,將開創出不同的時代局面。

從秦帝國的創建到滅亡,很大原因在於當時尚未形成中華民族的思想,被殲滅的六國都都有各自文化,對於大一統的國家並沒有太多的想像。

所以秦始皇在開國之初所面臨到的問題與挑戰遠大於各朝代,如何讓六國不同文化認同大一統的民族就需要有好的治理技術。而在那時出現的李斯,並推行的多項政策,例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而這些一統也奠定了帝國統一的基礎。但因為經歷過周王朝所推行的分封制,當時的人們還沒有辦法轉換對大一統的國家有文化上的認同,加上法家治理的理念對於當時才剛起步的過家又是一種沉重的負荷,就導致六國舊勢力的崛起。

最終漢高祖劉邦,再次完成大一統的王朝漢朝時。理解直接實行郡縣制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還是太早的思想,所以不得已把漢初的功臣一一分封成為諸侯。而中央只實際掌握整個帝國的三分之一的控制權。

當時劉邦也清楚知道,要延續帝國的大一統,勢必要剷除調諸侯王對中央的影響,於是在不久後一一把諸侯王也就是過去的功臣依序剷除。就連最有戰功的韓信也遭到殺身之禍。這一切的不得已都是為了大一統的帝國而做出不得以的抉擇。

雖然在之後有「白馬之盟」讓劉姓氏家來接管各地諸侯王,但這項舉動只是緩兵之計,因為要真正實行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帝國,就必須要收歸所有地方政權。但為了避免重蹈秦帝國的歷史,只後藉由不同的形式來呈現。

要一直等到「七國之亂」後才算是真正的把中央的權力釋放到全國。


秦 漢 中央 地方
郡縣制 分封制 
共計 2,888 字 | 建議閱讀時間 5 分鐘



中央集權的衝突


所有危機都是在繁榮的土壤上萌芽起來的。對一個「家天下」的帝國而言,民眾富足及國庫充裕,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但同時卻也可能是另外一些危機的導火線。就在「文景之治」期間,各種新的矛盾已然呈現。

首先是中央集權出現旁落的跡象。劉邦興漢之後,實行的是分封制,眾多同姓和功臣裂地建國。當放任自流的經濟政策推出之後,地方諸侯利用各自的資源優勢,迅速形成了強大的勢力。其中烈焰最盛的就是吳王劉濞,他不但擁有龐大的鑄錢產業,而且吳地靠近東海,既有豐富的鐵礦,也是海鹽的盛產地,鹽、錢、鐵三業,讓劉濞富賈宇內,他結交各國,逐漸成為一股足以與中央分庭抗禮的地方權貴力量。

除了諸侯興起之外,商人勢力也愈來愈大。鑄錢、煮鹽需要大量的人力,動輒千人以上,且聚居於偏遠的深山之中或濱海之地,這是一股很難控制的民間力量。鐵可以鑄成兵器,鹽可以獲得暴利,人可以轉為士兵,另外,從事流通事業的富豪有眾多的車輛,它們也可以被迅速地改裝成戰車,因此「豪強大家」。

就這樣,地方諸侯與商賈強傍比而起,讓長安城裡的最高統治者不寒而慄。在皇權體制下,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從來是一對很難均衡的矛盾,甚至可以說是非此即彼,不可調和。當中央把權立集於一身的時候,政權可保穩定,但是就會造成地方創新的不足,財富階層受到國有資本集團的重大壓迫,整個社會處在低效率運行的狀態之中。而當權力從中央下放到地方的時候,就會出現截然不同的景象,地方力量和財富階層將變得十分活躍,經濟可獲得大發展,然而,中央的政治權威及財政收入會被大大削弱,離心離德和「以鄰為壑」的諸侯經濟將大行其道,此外還將出現嚴重的貧富懸殊。因此,如何均衡集權與放權,做出適當的制度安排,成了統治中國的首要課題,歷代政權往往停留與此,興盛或衰弱也由此而生。此景,兩千以降未曾稍改。

文景時期,有兩位雄辯的政論家先後對當時的「分權過度」提出了擔憂和對策,他們是賈誼和晁錯。

賈誼是漢初第一個提出重新回歸中央集權模式和重農政策的人,他才華洋溢,文筆華麗,議論深遠,所寫的《過秦論》和《治安策》膾炙人口,在當時就被視為思想重鎮。針對中央集權旁落的景象,賈誼在《治安策》中給出了「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方針,也就是「分而治之」,在原有的諸侯王的分封地上分封更多的諸侯,從而分散削弱他們的力量。對於商人經濟力量的膨脹,搭也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如果把地方的政治和經濟力量都打壓下去之後,國家將如何治理呢?賈誼的對策是,在政治上,實施儒家所宣導的「仁義之道」。他在著名的《過秦論》中評論說,秦始皇「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在經濟上,則是重新回到「重農」的道路上去。賈誼在《論積貯疏》中寫道:「農業興旺,才是治理天下的正道。糧食多了,有什麼做不成的?只要讓老百姓全都去務農,都以此為本,天下人各食其力,那些從事商業的人都轉而去種地,家畜多而糧食足。這樣是可以富安天下的,可惜皇帝還猶豫不肯實施,多可惜。」

與賈誼同齡的晁錯也同樣宣導這一路線。
與書生論政的賈誼不同,晁錯深得景帝信任,被任命為御史大夫(副丞相),位列三公,對政策影響重大。

對於地方諸侯的坐大,晁錯比賈誼更為激進,直接提出了「削籓」的主張,集取消王侯封建。西元前一五五年晁錯上呈《削籓策》,主張對犯罪有過錯的諸侯王,削去他們的支郡,只保留一個郡的封地,其餘郡縣都收歸朝廷直轄。

最終導致吳王劉濞會同膠西王、趙王、楚王等七王打出「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群起叛亂。景帝為了平息眾怒,被迫腰斬晁錯。可是,吳王等人不善甘休,繼續挺兵,最終形成「七國之亂」。
在名將竇嬰和周雅夫的指揮下,朝廷鎮壓判斷,最終評定了七王之亂。

七王之亂的平定奠定了一大內憂,從而實現中央集權的治理,使中央更有權力的行使權力。



評語


漢文帝知道當時賈誼所寫的《推恩令》可以削去諸侯王的力量,卻也知道一旦觸動諸侯們最敏銳的神經,就是削減他們的力量,就有可能群起反抗。因為當時中央政府無力與地方作抗衡,所以只能暫緩,以及為了不讓諸侯們起疑,只能讓賈誼成為政治鬥爭上的犧牲者。

直到景帝時期,藉由晁錯所推行的政策一步步削減地方諸侯的實力,卻也導致諸侯們的群起抵抗。但危機也就是轉機,藉由這次的七王之亂,一舉掃除了從漢高祖到文帝以來的擔憂,讓中央得以擁有更廣泛的權力。

「隱忍」可以說是從秦皇到漢高祖與文帝景帝同樣面對的事情。為了開創與過往時代不同的帝國霸業,從分封的思想轉變成中央集權的郡縣,再從異性諸侯的分封到同姓諸侯,最終到所有權回歸中央。從秦漢發展的過程中,所有的決策都圍繞在如何鞏固一個大一統的帝國收歸實質的掌控權。這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事業開創,難度之高。但卻也因為這些人的努力,使得中華文化大一統的概念深植到民族人的心中,而後的歷朝歷代也都承襲著秦帝國開創以來大一統的核心理念。

如果說可以從這個朝代中學習到什麼,其中一個關鍵就在於,當你正在走向開創新格局的時候,過程中所經歷的種種事件,是否能為大格局的發展放棄個人或力排眾議的魄力與認知。一條道路上不只要走的好,更要能夠走的久。這就是秦漢帝國發展至今還能影響到我們的關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