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值不值得交往,可以從對方在對服務人員的態度中,就可以察覺的到。對於低種姓的人看到低種姓時,所呈現出的想法就會是看不起,也就進一步從行為中衍伸出來;相對地,在高種姓對低種姓時反而不會這樣做。這是為什麼?
《秘密》書中就提到一個觀念,「心想事成」,你怎麼想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領導上稱為必馬龍效應,也有句話說:「你的想法,決定你的行為,你的行未決定你的命運。」這一系列的說明,都在解釋一個現象,當我們用什麼樣的眼光視野來看待這個世界時,你所注意到的都會是這些資訊。
就如回到最初所述一個人,要辨別這人好不好,靠不靠得住,往往可以從話語中略知一二。當一個人進說負面抱怨,他的人生就是抱怨的一生;一個人用正面的話語,他的人生就是快樂的一生。時間都一樣,看事情的角度不同,活出的結果也就不進相同。
同理,我們在看一件事情時,因為忽略的就是時間維度,認為現在所見就是一切。如同,誰會想到30年前的中國在未來會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沒有不變的事,只有僵化不變的心態。
相對於教育的成果也是一樣。
1
教育回報率
在貧窮地區的父母往往會相信最初幾年的教育回報低於接下來的幾年。舉例來說,在馬達加斯加,相信每多讀一年小學將增加小孩6%的收入,多讀一年中學增加12%,每多讀一年高中增加20%。在摩洛哥也發現類似的模式。當地的父母相信美多讀一年能增加未來收益。
事實上,從現有的資料估算,每多受一年教育,收入或多或少也會等比增加。即使對不再正式部門工作的人說,教育似乎有幫助:例如,受過教育的農夫在綠色革命時比未受過教育的農夫賺得更多。甚至還帶來金錢以外的好處。
但是家長會把所有資源都放在同一籃子,認為這樣是非常合理,除非他們不願意對子女實施差別待遇。家長會投資眼中最有可能成功的小孩,確保他有足夠的教育資源,而不適把資源平均分散在所有小孩身上。
會有這種思維,完全符合以最大效益挑出一個贏家的世界觀,也造成一種手足相爭的怪現象。失去機會的小孩遠比那些每個小孩都沒有機會的家庭不可能上學。也就是儘管家庭收入增加,應該幫助另一個小孩,但只要挑出一個贏家,資源就會集中在他或她身上。
父母的錯誤認知可能相當關鍵。現實之中,不應該有以教育為基礎的貧窮陷阱:教育在每個層面都有價值。但因為父母相信教育的回報是S曲線,使得他們的行為就像在回應貧窮陷阱,也就不經意創造另一個陷阱。
2
菁英學校體系
不只是父母把期望集中在學業的表現上,整個教育體系都和父母同謀。學校的課程與架構通常源自殖民時期,而當時學校的用意是訓練地方菁英成為殖民政府的助手,主要目的是擴大他們與其他平民之間的差異。
從傳統的社會學決定論來看,不管是種姓、階級或族群,在窮人與對話必然涉及此話題。
在一份印度的教育報告中就有提到,許多老師被分配到偏遠或落後的地方,認為當地的居民把錢浪費在喝酒,毫無教育潛力或只是像隻猴子一樣。偏遠或落後地區是老師怎麼努力都看不到成效的地方。
有人設計了一項研究,讓老師來批改考卷,以了解偏見是否會影響老師對學生的行為。這些老師並不認識學生,但隨機選出一半的老師並告訴他們學生的全名(包括種姓),其他的完全匿名。
平均來說,研究發現看到學生種姓的老師比沒看到的老師,顯然會給低種姓的學生比較差的分數。有趣的是,高種姓的老師並不會這樣做,而低種姓的老師更有可能給低種姓學生低分。他們打從心底相信這些學生考不好。
期望過高加上自信不足絕對相當致命。前面已經提到說,相信S型曲線會使人們放棄。如果家長與老師都不相信小孩能夠跨越障礙,進入S曲線陡升的部分,那麼他們很可能就會放棄嘗試:老師忽略那些已經落後的小孩,父母不再對教育感興趣。即使陷阱原本並不存在,但這種習慣創造了一個貧窮陷阱。
如果他們一開始就放棄,也就永遠無法發現小孩的潛力。相反地,那些認為自己的小孩有能力做到的家庭,或者不同意小孩沒接受教育的家庭,歷史證據顯示這些家庭往往是菁英分子,最終表現在他們內心的厚望。
所有的成見都來自於我們怎麼想,如果只把思想集中在同一籃子上,認為其他的人都沒有可能,那所產生出的結果就會如你所想。
我們能做的大致可以有兩種方式:
首先,確保內心的堅定:不被外在環境所影響,清楚知自己的期待。就如《被討厭的勇氣》所提到,不要活在別人的期待中,而是要找尋出自己的期待,去做能增加自我認知的事情,自然而然就會在社會中創造出屬於你的認同。
第二,永保好奇心與學習心:不要因為當下所見就下結論,永遠都有突發事情,最重要的事保持好奇心,不固守過往的成見。也就是說,要不斷學習,讓自己能隨時保有包容不同想法的心態,因為,也許某天我們固守的思維,可能都會被淘汰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