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6月11日 星期六

53【窮人的經濟學】再造教育(一):需求與供給


窮人翻轉命運的其中一關鍵就在於「教育」,不僅是現在過往的歷史演進中不斷提醒著我們,一個民族是否強大的判別,已從過去武力轉化為知識上的教育。例如:亨利王子的航海學校奠定遠洋航行的基礎,讓葡萄牙得以搶佔通往印度航線;荷蘭的金融制度的創新,讓遠洋貿易的風險降低進而使荷蘭成為海上馬車夫;德國在教育制度推廣,讓當時普魯士一躍成為歐陸強國。各個國家或民族的富強,教育都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我們拉長時間維度來看,當人類邁向農耕社會後,就間接形成階層社會,而過往這道階層的壁壘是難以被打破的,知識權力只集中在少數人的手中。然而,隨著文字、書籍、到印刷術的出現,人類的知識訊息獲得釋放,讓知識權力不僅侷限在少數人手中,直到今日,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知識的取得已經非常便利,購買書籍已經讓很多人都負擔的起。

但是,教育與貧窮之間又有什麼關聯?是因為先有教育的需求才有後來的廣設學校?還是政府主導提供教育資源,才讓國民水準得以提高?

首先,我們先必須認同教育對於國民的生產力提高,並能創造更高收益。接著,再由供給與需求面來看,是什麼樣的原因形成教育的風潮?

在印度不缺學校,義務教育在大部分國家都免費,至少在小學階段是如此。大多數的小孩都有註冊入學,但是根據在世界各地的調查了解到,小孩子的缺席率大約在14%~50%。缺席原因不見得是因為家裡有明顯的緊急情況,有時候反映的可能小孩身體狀況不佳,比如說肯亞的小孩常常要處理肚子裡的寄生蟲,因此必須缺課幾天。更多時候反映的或許是小孩子不願意上學,如果我們記得自己求學時的經驗,這應該是全世界普遍的現象,也反映出父母沒辦法或不願意逼他們的小孩上學。

從某些批評者的角度來看,這代表政府從上到下想盡辦法要強化教育的作法測底失敗,如果沒有底層對教育的強烈需求為基礎,不管怎麼蓋學校或聘老師,一切都將徒勞無功。反之,如果人民真心想學習技能,教育的需求自然會浮現出來,而教育的供給也會隨之而來。

所以,如果開發中國家的教育吸引不了學生的原因不能從距離、市場需求、或是父母不讓小孩讀書來解釋的話,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教育政策如同援助議題,同樣有激烈的辯論。這就和援助議題一樣,辯論的重點不在於教育本身的好壞,而是政府應不應該介入,或是不知道如何介入。雖然提出的具體理由不一樣,但傳統上對於這問題非常簡單:我們必須找出一個方法,把小孩送到教室上課,最好還是由訓練有素的老師來教書,接下來的一切就會水到渠成。我們把這些強調成「教育供給面」。

送小孩去上學是很重要的第一步,因為學校是教育的起點。但如果他們在學校所學不多,或根本沒有學到東西,那上學就是浪費生命。

2002年與2003年,世界銀行進行世界缺勤調查,在未事先告知的情況下,派了調查員到六個國家的學校進行全國樣本調查。

他們的基本結論是孟加拉、厄瓜多、印度、印尼、祕魯與烏干達等六個國家的老師,平均五天會缺課一天,印度與烏干達比例更高。整體而言,公立學校的老師有高達五成經常不再教室上課,這也讓孩子不知如何學習。

另一方面,在學習的成效上,七到十四歲的小孩,大約35%無法唸一段完整的課文,而近60%的孩童無法唸出一個簡單的故事,僅有30%的小孩可以做二年級的數學。


對於一群評論者所提出的「需求論」,他們相信除非有明顯的教育需求,否則由政府提供教育根本毫無道理。這些後果包括過去數十年以來錯誤的教育政策所執行的每件事。他們認為教育品質不夠好是因為家長不夠關心,而家長之所以不聞不問,則是因為他們很清楚教育帶來的好處不大。一旦教育的好處增加,入學率自然提高,無須國家推動,家長就會主動把小孩送到專門為他們所設立的私立學校,如果私立學校太貴,他們還會要求地方政府開辦學校。

由家長主動回應人力市場對教育人才的需求,所以從需求論的角度來看,最好的教育政策就是不要有任何教育政策。如果要提升教育的吸引力,就投資需要高素質勞工的產業,勞動力市場自然需要受過教育的勞工,大家也會要求政府設立學校。

因此,一層一層推導下去,由於父母打從心底關心教育,也就會要求老師必須傳授小孩所需的知識。

需求論的核心觀點認為教育不過是另一種投資:投資教育就像投資東西,目的都是賺更多錢,形式上就是增加未來所得。如果把教育設想成一種投資,最大的問題在於投資的是父母而獲得好處的是小孩,有時候投資與回報的時間相差很遠。

大多數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小孩有所成就,都會感到驕傲與關心。從這個角度來看,即使後來分文未取,他們可能還是會覺得無比欣慰。因此對父母而言,教育部僅是一種投資,也是他們給小孩的「禮物」。相反過來看,大部分的父母和自己的小孩都有種權力關係,他們決定誰可以上學,誰待在家裡,或者誰出去工作,而且也決定小孩賺到的錢該怎麼使用。

如果父母不重視教育,就可能傾向讓小孩在十歲的時候就輟學去工作賺錢。換句話說,雖然教育對經濟回報具有顯著的影響,但其他因素可能也會起作用,例如我們對未來的期望,對小孩的期待,甚至是我們對他們有多慷慨大方。

支持供給論觀點的人會說,一個文明的社會不允許把小孩的正常童年以及受到良好教育的權利,淪為父母一時興起或貪念的工具。

蓋學校與聘老師是降低小來上學成本所必須跨出的第一步,但這樣可能還不夠。這可以合理解釋為什麼大部分已開發國家乾脆不讓父母有選擇機會,讓小孩到某個年紀之前都必須送去上學,除非父母可以證明自己能夠在家教學。所以這些情況下,政府就必須讓父母覺得送小孩上學是有經濟價值。

最後引導出一個方向,就是針對教育需求論來看,要能換取父母對教育的認同,但一般來說這是很難達高效。所以,只能透過主導者的角色執行任務,讓受教變成基本的權利義務,不因個人家庭環境的原因而阻礙孩子的發展。然而,當我們往這方面走的時候,該如何喚起這誘因?以及給予什麼樣的回饋機制?還有轉變過程中的家庭的機會成本如何解決?就是我們要去思考的方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