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1月14日 星期四

【集權帝國的奠定】商鞅變法:計畫經濟到現代組織變革策略

商鞅的三輪變法,前後長達十年多循序漸進
他的強國之術堪稱中國歷史上最殘酷和嚴厲的一種
是一次激進國家主義試驗
在經濟模式上則體現為「命令型的計畫經濟」
讓整個秦國成為令人畏懼的「虎狼之國」
舉國上下蔓延著極端功利主義的進取氛圍



商鞅的「霸道之術」開始實施時
他將變法分為三個階段
分別是農耕、軍戰和中央集權
最終把秦國變成一個無比強大的戰爭機器

商鞅推出的第一改革法令是《墾令》
其中心思想就是讓整個秦國變成大農場
商鞅認為治國之要就是讓民眾「歸心於農」
大家都去耕地了民風就樸實而純正


第二輪開始更為廣泛且深刻的變法
其中最重要的政策就是建立了軍爵制度

商鞅設計了二十個等級的爵位
都是以殺多少人來計算
比如作戰殺一甲士憑其首級,可賜爵一級
並賜田一頃,宅九畝
斬得兩個首級,可當「百石之官」
斬得三十三個首級,可成為「屯長」

有獎當然有罰
作戰時以五人為一屯
百人為一將
如果做戰結束時
「一屯」或「一將」沒有殺死任何一個敵人
那就要處死為首的「屯長」和「百將」

除了誘以利、懼以刑之外
商鞅還規定秦國民眾從小夫到大夫爵級一等
就可以在死後的墓地上種樹一顆
也就是軍功越大,墓上植樹越多
樹木繁茂足以光耀子孫

這一軍爵制度它徹底抹殺了貴族與賤民的界限
人人可以通過戰爭或取功名富貴
在世界文明古國中
中國是最早打破貴族制度的國家
這其中商鞅的作用可以說是最大



確立了「農戰」國策之後
商鞅開始推行第三輪變法
目的是要全面加強中央集權
其重要政策有三項
分別是土地改革、統一度量衡和推廣郡縣制度

土地改革的核心是「廢井田,開阡陌」
商鞅宣布廢除井田制
允許民眾開荒耕作、賣賣土地
這自然大大激發了民眾生產積極性
使變法的「農本思想」更加得以光大

郡縣制度成為秦國的治國基礎
這一制度有效地加強了中央集權
是中國官僚制度的根本

商鞅的治國思想中有強烈的反智、愚民和好戰的特徵
與曾經當國商人的管仲相比
商鞅對商人階層不但毫無感情
在經濟思想中「強國」與「富民」似乎是對立的
他極端地認為人民不但不應該有思考能力
而且絕對不能夠富足

管仲主張用價格政策為工具來縮短貧富分配不均的差距
到了商鞅則走到了「強國貧民」的極端
他的治國思想中
戰爭是起點也是終點
並且循環往復不該停止
民眾都去耕作糧食就會迅速增加
大將就有了物資
然後君爵制激發人民戰鬥的熱情
攻城掠地後土地和人口又增加
就可以擴大農耕
繼續發動下一場戰爭
入此國家就成了一台強大無比的戰爭機器

商鞅徹底改變了戰國乃至後來中國的政治和經濟生態
從管仲對中央集權的最初試驗
到商鞅將演繹到恐怖的極端主義
可以說影響中國千年歷史的治國模式到此已基本定型
後來治國者無非在這兩者之間徬徨選擇



在嬴政統一天下後
並沒有適時地改變商鞅的政治和經濟政策
國家仍處在緊張的、高度管制的「戰爭機器」狀態
以至於在他身亡後帝國迅速被肢解

商鞅為秦國打造的思路
就是讓整個秦國民眾變的跟機器一樣只懂得打仗與耕作
整個商業市場與思想完全被抑制著
後還秦帝國的焚書坑儒就是要讓民眾都沒想法
商業也非常厭惡商人所以用各種政策讓商業無法活絡
但商鞅也為中央集權以及世襲制度的打破做出重大貢獻
現在回過頭來看這變法是讓秦國奠定未來滅六國的基礎

而我們在看這段歷史中又能得到什麼?

為什麼只有秦國能變法成功?
這我們就要回到當時秦國起源
在周王朝的各諸侯國裡
秦原本是一個偏遠、落後的小國
秦人的始祖是一個遊牧及狩獵的民族
被農耕華夏文化排斥在「正統」之外的遊牧民族
秦國人常常被稱為「秦夷」

但也因為這樣的背景整個秦國在變法過程中
所遭遇到貴族反抗相對與東方諸國相對少了許多
因為沒有歷史包袱反而讓民族變法更為有效

就像美國在建國初年時期
整個國家發展可以快速推演
就也是沒有這種歷史包袱
相對於英法等國來說更加靈活

這樣的基礎下整個變法的反思
在整個變革之下總會有反對聲音
但計劃經濟的呈現是需要時間
所以在變革之初除了要規劃整體變革的長遠效益
更要設計出在短期間內能夠有所成果的成績



這也就是現代組織在運行過程中
往往會因為過去的歷史或經驗
而被這些所侷限著
這也是新創行企業的優勢點
可以迅速透過轉變組織制度方向
來順應最新的局勢

然而大企業公司就沒有辦法突破這天花板嗎?
這也就是我們透過商鞅變法過程中來解析現代組織的變革策略

商鞅變法的第一輪中就讓整個秦國在三年內
人民專注於農耕使得糧食豐足
其對於整體成效是有目共睹的

變法第二要點就是要能夠有激勵作用
秦國與其他諸國作戰時
秦軍殺敵的氣勢就與其他軍隊有顯著差異
這就是軍爵制度所產生的影響

一組織改變後要能讓制度有效活化
就需要滲透到組織裡的每一人
都覺得做出行為後有所獎勵
進而變成制度擁護者

第三中央集權
在互聯網時代強調小而每個體組織發展
讓每個組織成員都有共享共制的權利
而這些共同創造的組織可以說是現代組織發展趨勢

可是什麼樣的情況下組織需要中央集權
以及集中權力的背後又是為了什麼
就也是我們必須去探討到選擇時

計劃經濟是中央政權對於未來幾年所規劃設計好的方針
而組織內成員在針對這方針來做相對應的組織事務

但面對到外部衝擊或計畫有缺失時
就會面臨到組織方向的抉擇
持續或變化

新創企業組織面對共同計畫方向行走時
就也會面臨到市場或政策上失誤
這時的持續或變化
就必須由組織價值、文化及精神者來選擇
而這一系列體系就需要有類似中央權力的發號
如果卻少了這一環結
就會讓組織變成大家往哪就往哪
有時組織發展的過程
並非一帆風順還必須要經歷些下降才能在創高峰
而這時就也需要這一系統來維繫組織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