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1月19日 星期二

【槍炮、病菌與鋼鐵】農業發展到文明優勢的啟發

農業與狩獵採集這兩者中為什麼我們選擇了農業作為糧食來源?
為什麼農業只出現在一些特定地並不是全球文明一同推演而成?
糧食收取方式對於文明是好是壞,又為什麼?



有次巴西政府與雨林中原住民商討,給他們一塊地種田,不必再打採集打獵。但原住民卻拒絕,原因是因為過現在這樣的生活糧食足夠,頂多餓個兩三天。然而種稻如收成不好,還會餓死人。

為什麼會有這種思維?就必須回到史前時代來探討農業的演進與對各民族間的意義。

在史前時代,各個族群的糧食生產方式各不相同。至今,仍有一些族群如澳洲土著,甚至還不知道糧食生產的門道。已有農業的,如果古時候的中國人,是獨力發明的。

因此,從各大洲族群從事農牧的地理條件可以看出未來農業演進的發展。

接著我們還需要分析農業耕作與採集狩獵間的差異性在哪?
以及對一個部落的價值又在哪?




首先從種植作物和畜養家畜的層面影響了食物取決的方式
因為在一定範圍內就能獲取充足的能量
也就有更多時間與精力從事不同的工作
這也就間接衍生出,政府、組織、軍人等專業化的分工
原因就是因為不用在這麼多人都去取找尋食物

相對在狩獵採集的社群人們四處遊走
搜尋野生食物
也就使這一社群幾乎沒有全職的專家

這兩個面向總結出來
在作物和牲畜為人類帶來更多的食物來源
也意味著更稠密的人口

在糧食有剩餘、囤積之下
便形成發展的先決條件
從而建立一個安定、中央集權、組織分明、經濟制度複雜的社會
這也就可以說明
為什麼帝國、文明和鋼鐵武器在各大洲的發展如此大
最終原因就是作物和牲畜的有無



延伸到富國與窮國之間的差異就在於
有農業的族群與沒有農業的族群
接著就會有一問題?
糧食生長環境不錯可以創造出強國
然而有些環境不錯的地方為什麼過去就沒有產生出強權國家?

其中差異就是學會新的生產技能以及突破過往生活型態
在建立農業社群中會把其他鄰近部落也一併拔除
成就一個核心的以農為征服

另一方面沒有農業的發展也就因為環境良好
只需要靠採集狩獵就可以足夠生活
也沒有從外地界農牧業發展
於是一直處於過往生活型態

這裡就有一個問題出現?
原本都過著好好的採集狩獵生活
為什麼突然要改生產糧食呢?



這就要回道當時的時空環境下
當時的人完全就不知道什麼是農業
所以也就不知道怎麼選擇
要能觸發這一領域的發展
就只有逐漸演化的過程才能導的出來
是一種無心插柳的結果

原先做這些決定並沒有考慮過後果
因此我們因該問的問題是
生產糧食的行為為什麼會演化出來?

這個過程是逐漸演化的
因為生產糧食系統的演進
是許多分配不同時間和精力的決定共同造就的
覓食的人類和動物一樣
時間和精力都有限
花用的方式卻很多

所以在覓食時心中會不斷的盤算
先做什麼後做什麼?
他們會先追求中意的食物或最划得來的食物

不管做什麼就是花最少時間、最小精力
生產最大的可靠報酬
於是從一次又一次的可靠報酬中獲得的
比起大起大落的生活模式更有吸引力
這也代表一萬一千年第一次出現的農園
就是為了防範糧食短缺
所做的儲備糧食以應付食物供應不足的情況



這也就推出我們今天的結論
一旦食物生產行為出現在某一角落
鄰近的狩獵採集族群都能觀察到後果
並有意識的做出決定
他們也會全盤接納鄰居的農業體系
也有可能選擇性的接納
還有一些完全拒斥農業


回到現在當有一種新工具、新事物或新知識的出現
我們可以有三種選擇
一是接納
二是選擇性接納
三是完全排斥

沒有最好的選擇也沒有最壞的選擇
只有對於當下時空背景所做的選擇
也都將有不同的未來

當我們拉長時間的維度來看
農業是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的關鍵
而當下的人卻不知道這種優勢
因為這只是生活中逐步演化而來的行為
優勢往往也不是靠強烈的目地性來創造的
而是從過往經歷一點一滴的積累而成的
回到我們自身來看
如果不是目地性究竟什麼才能夠創造優勢?

在費馬最後定理中可以發現到人類知識領域的擴展
都不是靠強烈的目地性而是興趣
當年費馬所流下的的問題
成為一場三百年來一代一代智力超群的人
奉獻其一生貢獻在此
而他們為人類知識領域創造新的里程碑
推動他們的就是興趣

回到如何創造優勢來看
並不是馬上投入有興趣的是就能成功
而藉由興趣一步一步慢慢形成的過程中
理解什麼是興趣當你知道這件事情時
早已身在其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