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1月30日 星期六

【槍炮、病菌與鋼鐵】作物的演進與農人:關係與意義

所有作物的前身都是野生植物。然而野生植物是怎麼變成作物的?他們是怎麼辦到的?
「馴化植物」可以定義為:栽種植物,使它們發生遺傳變化,辯淂對人類消費者更有用。
人類馴化植物的歷史已有一萬年。最初了農人沒有分子遺傳學技術可用,第一個農人甚至連現成的作物都沒見過,怎麼會有馴化植物的靈感?因此不管當初他們在做什麼,事前並不知道最後會有什麼結果。



那麼早期的農民是怎麼無心插柳,馴化成植物?
如果就站在植物的角度來看
無意間促成「馴化」的並非只有人類,還有其他幾千動物
植物就如同所有動物一樣,必須藉由繁衍子代還傳遞基因
動物可以走動或飛行到新天地
植物則別無選擇,只能待在原地
等待「搭便車」的機會
利用風吹流水散播種子到其他地方
有時則以果實香未來引誘動物
讓牠們吃下種子就告別親代樹隨處走動

果實大小和味道就是狩獵採集族群選擇野生植物的標準
其他標準則為果肉豐美與否、有子無子
但早期的農夫會選擇果肉比較多的
古人在栽種香蕉時會選擇果肉較多和無子
這也是現代農業科學家培育無子作物的動機
無子水果正好和野生植物藉由種子繁衍背道而馳

在作物發展的過程中,有一個常見的問題:較有益於人類的突變植物
若與正常物種雜交,這種為人喜愛的突變特質還是淡化或喪失的可能
如此,早期農夫如何決定加以保留?
對植物自身的繁殖而言,突變種自然而然會保留下來
如利用親代的塊莖或根進行無性生殖的植物
或雌雄同株可自行有性生殖者



古代的農夫不明瞭植物繁殖的生物學
但還是發現有用的作用而加以栽培、繁殖
因此農夫選擇的標準除了可見的特點
如果實的味道和大小
還包括一些看不見的因素
像是種子的傳播、發芽的抑制和生殖生物學

至此,我們討論了野生植物變成作物的過程是農夫無心或刻意努力的成果
也就是說,農夫一開始選擇某些野生植物的種子
帶回家栽種再從子代中選擇佼佼者來播種

這種轉變也會受到植物自行選擇的影響
達爾文的「天擇」指的是適者在生存和繁衍方面都比較在行
而非在自然環境下同一物種的競爭
事實上
生存和生殖能力的差別已經是一種自然的選擇
環境改變時
在生存和生殖方面比較有辦法的
則已得到「自然的青睞」



從植物演化為作物的過程中進一步解析
每一種作物都當成一企業組織來看
而農人就如同消費者

要如何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首先就必須要能夠符合農人的需求

作物本身被馴化是一種慢慢演進的過程
不是一下子就被農夫認為這是我需要的
而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經驗累積
比此互相依存下
發展出一套共生體系
所以企業在最初要能夠打入消費者的市場中
最重要的就是能否成為對方生活中的一部分
而這一部分是需要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磨擦

而這時就面對到一個問題
這麼多的選擇
究竟哪一個選擇會最能夠看出合適的
這就進一步來探討為什麼這麼多作物中只有少數幾個會被培養成作物
農人找尋適合在生活範圍中栽種的作物
而產生出的結果是能夠讓農人有足夠份量來當糧食

在一開始作物本身都會一定的生存空間或環境
然而被農夫帶往新地方的時候當下環境就出現變動
就會開始一輪篩選選出適合種植的作物
接著所栽種出來的作物都代表不同的糧食儲量
於是農夫又會進行篩選
最初的篩選後剩下的又會從同樣一種作物
來選取更適合當作糧食儲備

在這種植的過程中就是一直不斷再篩選出最適合的
就如同達爾文所提出了生存與繁衍
回到企業本身要能夠在最初融入到消費者的腦海中
就是在於生存的能力
對於企業什麼是生存?
就是不管環境面對了什麼樣的變化
能夠隨著變化進行調整與變異
讓組織可以快速符合環境所需

而在變異的過程中有一個是不變
那就是最初的核心價值

每一種作物即使不斷被馴化
還是會保留一部分的先前的基因

在了變化與融入生活中就會發現
這就是一個協同合作的概念
彼此互相依賴也少不了對方
就是在未來不管是企業或個人
只有透過合作交流
才能在一次次連結中創造出彼此價值
最後形成一個協作體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