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2月4日 星期四

【夢遊者:1914年歐洲如何邁向戰爭之路】塞爾維亞的幽靈:阻擋文明進步的原因

一九零三年六月十一日,時間剛過凌晨兩點,在貝爾格勒發動了一場暴行。開啟了塞爾維亞政治史的嶄新一頁。



作為一個獨立的現代國家,塞爾維亞的歷史十分短暫,而長時間統治這個年輕國家的奧布雷諾維奇王朝,現在蕩然無存。謀反者以幾小時的刺殺行動,就敲響奧布雷諾維奇王朝的喪鐘。

奧布雷諾維奇王朝究竟如何引來如此慘認的殺身之禍?塞爾維亞的君主政體從未形成穩定的局面,問題根源在於與王朝分庭抗禮的家族。塞爾維亞對抗俄圖曼帝國的過程中,奧布雷諾維奇和卡拉喬爾傑維奇也漸行漸遠



並存的兩大對立陣營,地處鄂圖曼帝國和奧匈帝國之間,又因小規模農業生產形成爭強好勝的政治氛圍,這些因素使得這個國家成為火藥味濃重的君主體制。讓人震驚的是,十九世紀塞爾維亞的攝政王沒有幾個因自然死亡而結束統治

在不斷加劇的對立中,塞爾維亞軍隊也成了反對者的中堅力量。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之交,軍隊是塞爾維亞社會中最活躍的組織。在仍就極不景氣的鄉村經濟為主的經濟體制中,想升職可謂步履維艱,但成為一名軍官是能夠獲得地位和影響力的不二之選。



一九零三年的政變革除了積弊,也帶來新的問題,這些問題在一九一四年尤為突出。總之,這次謀反組織並沒有因成功除掉這對王室夫婦之後解散,而是繼續強勢存於塞爾維亞的政治和公眾生活

尼爾、佛格森在《文明》書中提到,西方文明之所以強勝其中一要素,就是「競爭」然而為什麼在國家擁有兩個對立的勢力,彼此互相競爭下,卻產生出不一樣的結果?

在這就必須先理解,過往國家的立場來看,最需要的就是維持政局的穩定。而要能維持穩定的政局,就必須把讓國加上下一致的理念與思想。
如同秦朝統一了六國後,為了要讓政權穩定,於是透過焚書坑儒來讓知識份子的思想轉化為無,讓有想法的人都給除去了。

這也就為競爭擁有先天條件,就是人民的思想,所產生出多元化的思維。
塞爾維亞政權中就必須先確保自己與政府的獨立性,又能與軍隊和謀反者聯盟建立穩定而持久的關係

而對於競爭中具備了多元化思維,可是站到當時的時空環境下,塞爾維亞難以擁有和平穩定的競爭性,就是在個人擁有極端民族主義者,當下所有人全力支援以實現凝聚所有塞爾維亞人,形成一整體為目標的事業



這就會出現極端思想對於文明是否有益處?
回到中世紀的歐洲當時人民生活在被稱為「黑暗時代」的日子
就是當時宗教的判斷就是一切基準
思想與進步呈現停滯
而這種思想被束縛的條件
在於環境所產生思維上的制約
最後回到民族主義來看
民族主義在最初建立國家階段
是能夠讓一國擁有強大的凝聚力
但到後期政權發展要朝向穩定
最終榕一導致對立面產生
進而發生革命

而這一點就讓我們得出一結論
不管是在個人或組織的發展中
能夠激發個人潛力或組織的創立
就在於思想上是否具備了強烈性思維
就是一種使命感
這種使命感能推動人民、個人或組織朝向所預定的目標

就如同塞爾維亞即使面對鄂圖曼帝國與奧匈帝國的壓力
擁有使命感的人民為了讓民族擁有一個穩定的國家
而不斷在同一片土地下奮鬥
也間接產生國家政權容易容易產生革命
因為當使命感創建了國度後
使命感外還有更重要的就是對外競爭的一致性
當時帝國主義的出現
就是為了要讓文明進入未開化國度
如西班牙統治的拉丁美洲、英國對於非洲及印度的使命感傳播


回歸到各人使命感來看
就是能夠知道我們為什麼活著的意義
只有當人清楚明白自己的使命
行為就會隨之改變

當使命感建立後
就會開始尋找相同價值與目標的人
相似性的人就聚集在一起
最後共同成立組織或發揚群體理念

這時什麼是好的使命
就是一次有一次的使命價值的融合
隨著不同價值碰撞
最終將產生更大一群體的共識
這也就是為何民主自由被視為文明的象徵
而破壞這些制度的推演
在於極端的思想僵化了融合變異的可能
不管是在制度、經濟或組織的發展來看
沒有一種制度或政體是完美的
而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融合交流
整體文明才能不斷在共識下前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