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原則不僅適用於婚姻,也可以延伸到人生的其他面向。對於成功,我們總想找一個簡單的、只涉及單一因素的原則。然而,對大部分事物來說,要獲得成功,實際上必須避免失敗的因子,只是可能造成失敗因子有許多,而且彼此不相關。
《安娜‧卡列尼娜》原則也可以解釋人類馴化動物史的一個特徵。我們都知道馴化動物是人類史上的大事,對人類歷史發生了重大的影響。許多看來適於馴化的野生動物從未成為家畜,如斑馬等,而人類歷史上幾乎所有的牲口,都原產於歐亞大陸,接著我們將探討這馴化的問題
馴化的過程就是把野生物種轉變為對人類有用的物種。完全馴化了的物種,與牠們在野地裡的祖先,有好幾個方面不同。這些不同是由兩個程序創造出來的。
一、人類只選有用的個體出來繁殖,並不是所有的個體都有繁殖的機會
二、因此物種對人擇壓力做出了演化反應,也就是朝向人類期盼的方向演化。
由於人擇的方向與野地的天擇不同,所以牲畜和其他野生始祖之間有些差異,如體型大小。牛、豬和綿羊馴化之後都變小,有些家畜在馴養後大腦變小了,感覺器官也不再靈敏,因為再也不必擔心掠食者的突襲,不需要過著夙夜匪懈的日子。
第二個面向來看為什麼歐亞大陸上會出現這麼多被馴化物種。
我們可以從五個資料來看:
首先,歐亞的五大家畜來到非洲亞撒哈啦地區時,都大受歡迎。非洲各族群間對外來的家畜接受度很高。比起狩獵採集族群,這些非洲牧羊人因此獲得相當的優勢。而歐亞以外的地區之所以缺乏大型的本土哺乳動物,關鍵在當地本來就沒有,而不是族群的問題。
第二個證據來自寵物,把野生動物當寵物,加以馴良,就是馴養成家畜的第一步。可是每一種野生動物都有可能變成家畜,然而馴化的寥寥無幾。大都就差那麼一點,最後還是失敗了,註定永遠野蠻。亦即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第三就是早期的牧人沒多久就馴養了所有可能馴養的大型哺乳動物。考古證據告訴我們這個時間約在公元前八千至兩千五百年間,也就是農牧社群開始定居生活的幾千年內。大型哺乳動物的馴養始自綿羊、山羊和豬,最後則是駱駝。自從公元前兩千五百年起,成績單幾乎一片空白。
第四證據是,某些哺乳類似乎特別容易馴養,因此同一品種養過多次。現代粒線體DNA研究讓我們知道,有隆起的印度牛和背部沒有隆起的歐洲牛源於同一祖先,在數十萬年前就已分化。也就是說,印度人、西南亞人和北非人分別馴養野牛的亞種。
另外現代馴養實驗失敗更加證明:許多物種的無法馴化不是因為古人才智不足,而是物本身的問題。
馴化物種的理由,就是為人類增加生存的機率,透過馴養來增加糧食來源。而我們從人類馴化動物的過程中又能得出什麼樣的結論?
隨著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糧食供給已足夠在供給開發國度,而當人類都有足夠糧食吃部會餓死的時候,就會與達爾文的《進化論》產生衝突。因為人類會透過國家制度來保障各種人類的生存權利,那這時人類又怎麼再度進化演進呢?
其實當這問題不再於這個方面,而是在於人類文明的組成是社會總體合作而來的。如果把一個住在城市30年的人丟到一座孤島上時,單靠個人的能力有可能會存活,但受限於個人能力,就無法再享有過去的生活條件。
現代文明是透過一層又一層的知識、技術與產品所疊加在一起,而社會的運作是靠人類社會的分工所構築而成的。就如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所提到,工業化社會推動國家的進步,而這進步就是透過個人的分工讓產值、效率不斷增加,超過個人所能生產的量,進而讓多餘的產值轉換為國家的利潤。
所以從馴化動物的角度來看,這是人類增加社會運作的一份動力,讓人類確保生存所需。如果換代現代來看,當一個問題不再是問題時,就會把過往的重要事情重新審視。所以就會出現所謂吃動物保護等問題出現,如果這些議題在一萬年前根本不會出現。
當下問題看起來需要、馬上、立即解決。但往往就是因為太專注於眼前的問題而使我們迷失了方向。當人們馴化物種的過程中,就會不斷地挑選能馴養的物種,就不會考慮其他。如果當下為了把該物種馴化,就有可能錯失調馴化另一種物種的可能。
而從當下問題是否該解決可從三個角度來看
時間性
如果馴化需要一萬年,那就讓失去馴化別的物種的可能。如果當下問題是需要長時間性來解決,就可以在透過柯維《與成功有約》書中所舉到的,把事情用兩種是區隔,一是緊急性;二是重要性,來區分出什麼是重要緊急的事物,而在面對問題是要能預先做好規劃,就必須要把重要但不緊急的事項先處理完,才能避免窮忙於緊急事務的追趕。
效益性
有些時候解決當下問題,所帶來的成果非常低,但不見得就醫定都要選擇最有效益性的。每一種問題解決後就會產出相關經驗與得到,最重要的是必須理解這一生當中什麼解決那些問題的總量會接近於所要達到的目標。所以不管解決問題背後所帶來的效益多大,還是要回歸自己所要的選擇。
替代性
有些物種馴化的過程中,別的部落已經馴化好了,這樣在馴化就是浪費時間價值。這也就延伸出一個面向:交流,如果只侷限在同一區塊,這樣所能得到的事物都非常有限,有可能你花了二十年得出的結論,在其他地區一百年前就已經解決了。所以當下問題除了要不要解決與重不重要外,更重要的是要知道世界上是否已經有人替你解決了。
馴化種的過程能讓我們理解物種對於人類的依存關係,如果沒有這些物種的馴化,人類文明的發展又會是另外一種面貌,不管是人類社會或者是生物界,沒有一種生物是能單獨存在,必須透過各種生命的合作而達到生命的繁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