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2月9日 星期二

【王莽變革的成敗】組織變革的四大要素

在桑弘羊去世後的八十餘年裡,由於國營化運動所造成的社會震盪太大,各項管制政策相繼鬆弛,「算緍令」未再重啟,均輸和平準兩法基本廢止,鹽鐵專營政策幾度反復。



自從武帝之後,繼任的幾位皇帝都很軟弱,中央朝綱日漸微外戚和宦官所把持,而在地方上則出現了一股強大的世族勢力,在財經上,它與春秋戰國的貴族經濟不同,儼然構成前所未見的世族經濟。

與貴族相比,世族也是以血緣來維繫和傳承的,不過它沒有法定世襲性,其延續壯大,有賴於一代子弟的經略努力。同時,世族在價值觀上一切以家族利益為大,國家意識薄弱,對中央政權缺乏忠誠度。

積百年經營,這股日漸壯大的世族力量驚人繁衍,在朝堂之上,他們左右政策走向和人事安排;在地方,咋官商結合,自成體系,大量兼併土地和招納人口,盤根錯節,終成與先秦貴族經濟全然不同的世族豪強氣候

在西元一世紀前後,有一個孤貧的儒生決定與世族宣戰。讓人驚奇的是,他以「和平政變」的方式登基稱帝,然後啟動了一場重大爭議的改革運動,他的名字叫王莽

當時無論是世族勢力的壯大還是土地兼併過度,或財政困難,其實都是中央政權旁落的體現,甚至王莽能篡漢代本身,也是皇權旁落的結果。所以,他登基之後的當務之急,就是重新實現中央集權。在隨後的十多年裡,王莽推出了眾多經濟改革政策,無不圍繞著這一個主題展開



王莽改制,首要之舉是「五均六管」,這就是全面恢復鹽鐵專營和均輸、平準二法。與漢武帝時期的國營化政策相比,王莽的政策推出密度太大,計畫色彩甚至更加濃重。

王莽的經濟改革,可以用「一敗塗地」來形容。「五均六管」的國營化改革,剝奪了民間工商業所有的利潤,卻沒有帶來國庫的充沛,土地國有化引起中產以上利益集團的集體反抗,七年中四次幣制變動更是讓金融秩序大亂。他的改革得罪了幾乎所有的社會階級,也就導致最後被判軍所殺。



一個值得思考和討論的話題是:為什麼實施了幾乎同一版本的經濟改革,劉徹成為一代大帝,而王莽卻人頭落地?

答案似乎有四:其一,武帝啟動改革之時,削翻已經成功,政治上形成不容對抗的集權;其二,武帝的對匈奴戰爭順乎民心,為改革創造了強大的輿論壓力;其三,七十年的「文景之治」,為國營化政策留下了巨大的斂財空間;其四,武帝有效地發揮了能臣以及酷吏的作用

以上四條,王莽無一可得,他的失敗是從一開始就預埋下的。因此,任何經濟改革,都有路徑選擇和「時間視窗」兩個重要條件,錯過一個,都難取全功

換到現代的組織變革中來看,也不出這四項條件要素:
1. 絕對權力:改革者需要對組織權力的絕對掌控,例如星巴克執行長霍華舒茲於《勇往直前》裡就透過重新掌全星巴克的領導權,讓組織再造,回歸最初品牌的核心價值,家與辦公室的第三個去處,並為品牌精神作了一系列產品服務上調整。或者是如賈伯斯從回蘋果後一樣都是對於組織重新掌握權力,讓整個變革有了主力支持力量。
2. 一個理由:王莽改革是為了要中央集權,但受害了卻是百姓,沒有得到相對回報,更也不知道這是為了什麼而作。起義變革都是為了事情或需求,才會覺得要變,不然一般大眾都會趨向安定來發展。所以給組織成員一個變動的理由,會勝過各種執行面詳解。一旦大家都知道我們為何而作時,所有行動都會依據這個核心來作出貢獻。
3. 資源統整:變革往往是需要透過大家一起協同合作所完成,而在這之中資源統合應用就成為關鍵。必須先清楚知道我們有什麼、要什麼,以及該放棄什麼時,這些資源才能有效發揮價值。
4. 執行力:往往變革失敗,除了前幾項要素之外,行動也是一個關鍵。如果執行者不能為變革作出維護,面對變革中的突發狀況時,沒有執行者來解決,這樣問題就會愈來愈多,就會出現更多反抗聲浪導致變革失敗。所以執行便格者在處理變革事物之外,還要去解決變革當中所衍伸出來的問題,這些問題就必須靠變革者們來解答,當愈能解決這些異議問題時,變革的反抗就會相對降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