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1月31日 星期日

【帝國:大英帝國世界秩序的興衰以及給世界強權的啟示】文明的衝突:認知結構

一八一零年之前,住在印度的英國人都沒有想過要將印度英國化,更別提將印度基督教化,相反的英國人自己反而時分享受被東方同化。




當時大批商人和軍官耳濡目染印度習俗,學習印度語言,很多人還有印度情人或取印度或印度女子為妻。

在相互容忍甚至互相欣賞的氛圍是東印度公司偏好的公司文化,即使它實踐宗教寬容,更多是出於實用主義而非根本原則的考量。雖然現在它更像一個國家而非公司,但董事們還是繼續將貿易視為首要之務

自一八三零至一八四零年代起,印度出口收入的四十%是鴉片帶來的,因此董事會也無暇顧及精神道德的崇高性

加爾各答、馬德拉斯和孟買的老一代歐洲殖民者對挑戰傳統印度文化並無興趣,相反的,他們相信挑戰當地文化必然殃及英印關係,進而對公司業務帶來負面影響。



這就是為什麼東印度公司的牧師被明令禁止向印度人傳教的原因,也就是為什麼公司利用自己的權力限制傳教士進入印度

但在一八一三年,公司的特許權到期等待續約時,福音派抓住機會終止了東印度公司對印度傳教活動的控制,等於宣告了古老的東方文化將與新興的福音派文化正面衝突

這場運動就在新倫敦酒館拉開了序幕,他們在那裡召開了一次「新教協會」的會議,號召於東方國家「快速而廣泛地推廣基督教」

到最後演變成一場大眾參與、齊心挑戰現狀的社會運動,就與反奴隸貿易運動一樣,在這場與既得利益集團的抗爭中最後勝出,一八一三年新版的《東印度公司法案》發佈了,它不僅向傳教士們打開大門,還主動任命了負責印度宗教事務

一八零六年夏季在威洛爾,新頒布的衣著規定引入了新式頭巾,同時禁止在額頭紋上標誌種姓階級了身分圖案並禁止蓄鬍,就突然引起兵變。當時衝突起因只是因為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居然可以引企軒然大波,背後隱藏的是人們對薪酬、生活條件和政治制度的不滿。

但威洛爾兵變本質上是出於宗教原因,主要受害者實際上是當地人的基督教徒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一八五七年的事件是威洛爾事件的重演,只不過規模更大、情勢更糟,它實際上就是一場戰爭。威洛爾兵變卻實帶有政治目的,但是兵變者並非出於現代意義上的國家考慮,最重要的是對於之前英國干涉印度文化的一系列舉動,他們的反應保守,這似乎讓英國人加緊腳步將印度整個基督教化



最終導致出一場瘋狂的復仇,我們只知道這個貌似神聖的反擊衍生出極端殘酷的結果

原本旨在將印度現代化和基督教化的計畫完全走上了災難性的錯誤道路,讓英國人更顯淂野蠻,實際掌管印度的管理者先前所言被證明為真,英國插手介入當地習俗只會讓自己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社會文化的形成是一種常時間的推演所累積而成的
一旦外來文化或價質最初都會受到阻礙
最主要原因在於思想認知上的衝擊
而往往認知上的不同都是衝突來源

如同達爾文的《進化論》讓人們知道自己是從猴子演化而來
在最初是從神創造的認知上這一種新觀念思想的衝擊
就容易導致認知上衝突與對立

而這時就會出現一個問題
大眾一致的認知就一定是對的嗎?


愈來愈社群化、個人化等小而獨立的經濟系統誕生
讓許多思想個體思想得已出現貨成為一種主流
但這種思想上的不同會產生出三種效益

首先共識
在一開始不同思想的發表
讓個體思維淂已在大眾面前呈現

其次是創新
主流思想並不代表就一定是最正確
只是在當下的時空背景所有人共同一致的認知達到共識
而這種新思維的產出
就也是創造我們對另一種格局的開展

最後共享
當擁有不同思維發表後
就會變成一種新型態思維
透過討論、激辯思想認知將從新統整
最終導出更完善的認知架構
進而對知識領域上擁有新的視野

在英國與印度文化價值上的發展
都大大呈現出不同的走向
這時主導精神價值的就成在於文化上誰最能具有影響力



過往文明國度中文明愈發達的國度
所能創造出文化影響力遠對於相對文明不發達的國度來強
最終就形成強勢文化吞併弱勢文化的現象

最後統合上述三點
新思維認知的創建與主流文化下究竟什麼時間點,在什麼時候哪一種思維方式是正確的?

最終就回到當下文化的強勢性
當時印度文化所累積下來的是好幾代人所構建而成
在當地已形成一種根深蒂固的思維價值

新的文化價值往往要在裡面發芽
就必須理解所面對的是千年文化價值
所形成的行為


如果從人類文明來看
大一統的思想價值對於人類文化有進步性嗎?
單一思想、單一價值觀、單一理念
所產生出行為價值就侷限於當下的思維理念

而當多元性價值下
也許當下時空認為的想法是正確
但是到了另一種時間與空間下也許就成了否定
反而是當初錯的認知是正確的

所以文化的多元性
不僅是人類共同寶貴資產
更是讓我們具備不同思維的元素
也許在某個時刻這些看似不相的思維元素碰撞在一起後
就開始人類對世界認知又進一步提升

回到個人層面來看
就是一種包容接納的態度
如果只侷限於當下固定化思維認知
所建構出世界觀將變得狹隘

透過吸收接納不同思維認知
對於整個知識系統將有顯著的突破
因為擔一知識性所建構的系統會侷限認知連結性
透過吸收不同認知價值
就會形成各種不同的認知元素
當愈多認知元素的建構
最終將成為我們知識體系
也就是對於觀看克個世界的格局與認知
將有不同層級視野
有就愈能看出世界運行的核心價值

2016年1月30日 星期六

【槍炮、病菌與鋼鐵】作物的演進與農人:關係與意義

所有作物的前身都是野生植物。然而野生植物是怎麼變成作物的?他們是怎麼辦到的?
「馴化植物」可以定義為:栽種植物,使它們發生遺傳變化,辯淂對人類消費者更有用。
人類馴化植物的歷史已有一萬年。最初了農人沒有分子遺傳學技術可用,第一個農人甚至連現成的作物都沒見過,怎麼會有馴化植物的靈感?因此不管當初他們在做什麼,事前並不知道最後會有什麼結果。



那麼早期的農民是怎麼無心插柳,馴化成植物?
如果就站在植物的角度來看
無意間促成「馴化」的並非只有人類,還有其他幾千動物
植物就如同所有動物一樣,必須藉由繁衍子代還傳遞基因
動物可以走動或飛行到新天地
植物則別無選擇,只能待在原地
等待「搭便車」的機會
利用風吹流水散播種子到其他地方
有時則以果實香未來引誘動物
讓牠們吃下種子就告別親代樹隨處走動

果實大小和味道就是狩獵採集族群選擇野生植物的標準
其他標準則為果肉豐美與否、有子無子
但早期的農夫會選擇果肉比較多的
古人在栽種香蕉時會選擇果肉較多和無子
這也是現代農業科學家培育無子作物的動機
無子水果正好和野生植物藉由種子繁衍背道而馳

在作物發展的過程中,有一個常見的問題:較有益於人類的突變植物
若與正常物種雜交,這種為人喜愛的突變特質還是淡化或喪失的可能
如此,早期農夫如何決定加以保留?
對植物自身的繁殖而言,突變種自然而然會保留下來
如利用親代的塊莖或根進行無性生殖的植物
或雌雄同株可自行有性生殖者



古代的農夫不明瞭植物繁殖的生物學
但還是發現有用的作用而加以栽培、繁殖
因此農夫選擇的標準除了可見的特點
如果實的味道和大小
還包括一些看不見的因素
像是種子的傳播、發芽的抑制和生殖生物學

至此,我們討論了野生植物變成作物的過程是農夫無心或刻意努力的成果
也就是說,農夫一開始選擇某些野生植物的種子
帶回家栽種再從子代中選擇佼佼者來播種

這種轉變也會受到植物自行選擇的影響
達爾文的「天擇」指的是適者在生存和繁衍方面都比較在行
而非在自然環境下同一物種的競爭
事實上
生存和生殖能力的差別已經是一種自然的選擇
環境改變時
在生存和生殖方面比較有辦法的
則已得到「自然的青睞」



從植物演化為作物的過程中進一步解析
每一種作物都當成一企業組織來看
而農人就如同消費者

要如何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首先就必須要能夠符合農人的需求

作物本身被馴化是一種慢慢演進的過程
不是一下子就被農夫認為這是我需要的
而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經驗累積
比此互相依存下
發展出一套共生體系
所以企業在最初要能夠打入消費者的市場中
最重要的就是能否成為對方生活中的一部分
而這一部分是需要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磨擦

而這時就面對到一個問題
這麼多的選擇
究竟哪一個選擇會最能夠看出合適的
這就進一步來探討為什麼這麼多作物中只有少數幾個會被培養成作物
農人找尋適合在生活範圍中栽種的作物
而產生出的結果是能夠讓農人有足夠份量來當糧食

在一開始作物本身都會一定的生存空間或環境
然而被農夫帶往新地方的時候當下環境就出現變動
就會開始一輪篩選選出適合種植的作物
接著所栽種出來的作物都代表不同的糧食儲量
於是農夫又會進行篩選
最初的篩選後剩下的又會從同樣一種作物
來選取更適合當作糧食儲備

在這種植的過程中就是一直不斷再篩選出最適合的
就如同達爾文所提出了生存與繁衍
回到企業本身要能夠在最初融入到消費者的腦海中
就是在於生存的能力
對於企業什麼是生存?
就是不管環境面對了什麼樣的變化
能夠隨著變化進行調整與變異
讓組織可以快速符合環境所需

而在變異的過程中有一個是不變
那就是最初的核心價值

每一種作物即使不斷被馴化
還是會保留一部分的先前的基因

在了變化與融入生活中就會發現
這就是一個協同合作的概念
彼此互相依賴也少不了對方
就是在未來不管是企業或個人
只有透過合作交流
才能在一次次連結中創造出彼此價值
最後形成一個協作體系

2016年1月29日 星期五

【近代經濟學發展】國富論:勞動工資與產出價值的關鍵

一般雇主和工人爭執的過程中,雇主通常比較占優勢,但長期來看,仍然存在某一種特定的工資率下限。即使是階層最低的普通勞動者,他的平常工資,似乎也不可能長期被壓低到這個定的工資率以下




人總是必須靠工作才能生存,他的工資必須足以養活自己。甚至在大多數時候,工資必須稍微高些,否則無法扶養家庭,而下一代也就不可能從事相同的工作


無論哪一個國家,如果對工人的需求,也就是對各種勞動者、技工和職員的需求不斷增加,也就是說,如果每一年都比前一年需要雇用更多人工作,那麼工人便不需聯合起來要求提高工資。勞動相對稀少,導致雇主們相互競價爭取工人

對於工人的需求即使增加,在比例上也必然受限於準備用來支付工資的財源增加的幅度。支付工資的財源有兩種:一、超過雇主們自己生活所需的那部分收入。二、超過雇主們自己工作所需的那部份資本

因此,無論在哪一個國家,對於工人的需求,必然都會跟隨人民的收入與資本而增加。
如果收入與資本沒有增加,那麼對工人的需求便不可能增加。一國的收入與資本增加,就是該國的財富增加。所以說,對工人的需求,必然都會跟隨國家財富而增加:如果國家的財富沒有增加,對工人的需求便不可能增加

勞動工資支所以提高,不是因為一國擁有大量的財富,而是因為一國的財富不斷增加。因此,工資最高的國家,不是最富有的國家,而是在最欣欣向榮,或者說財富成長最迅速的國家



任何國家,僅管擁有大量的財富,但是如果長期處於停滯狀態,那麼它的勞動工資通常不會很高。準備用來支付工資的財源,或居民的收入與資本,也許非常多,但如果它們已經連續好幾世紀保持或接近一樣的水準,那麼每一年被雇用的勞工數量,就可以輕易供應下一年需求的勞工人數,有時甚至還會有剩餘。這就很少發生勞工短缺,而雇主們也就沒有必要互相經加徵取勞工。勞動者之間的競爭以及雇主們的利益考量,也很快把工資壓低到維持生活所需的收入水準。

從另一個面向來看,如果一個國家準備用來養活勞動力的財源持續顯著減少,那麼情形就不一樣了。不管是在哪一個行業,每年對職員與勞動者的需求,都會小於前一年。許多曾經接受高等行業教育的人,由於找不到高等行業的工作,只好到低層的行業裡找。最低層的行業,原本就充斥最低層勞工,再加上其他各種階級的勞工流入,所以爭取工作會的競爭非常激烈,使得勞動工資很快降到僅可讓勞動者本人苟延殘喘過活的地步

許多人甚至連條件如此苛刻的工作都找不到,結果不是餓死,就是被迫乞討度日,或鋌而走險,犯下種滔天大罪。於是匱乏、饑饉與死亡就降臨在最低層的勞動者身上,並蔓延到所有比較高級的社會階層

社會動盪產生的各種暴虐與災難,會減少全國的人口、收入與資本,直到剩下的收入與資本能夠輕鬆養活全國人口的水準

所以勞動獲得寬裕的報酬,不僅是一國財富不斷增加的必然結果,同時也是一國財富不斷增加的自然徵候。另一方面,貧窮的勞動階級生活捉衣見肘,是依國財富停滯的自然徵候,而該階級人民瀕臨餓死,是一國財富迅速萎縮的徵兆



一國家資本與收入的增加對於整體經濟將呈現向上動力
當勞工擁有工作時所獲得的收入將支付生活所需
而多餘的部分就是讓生活有額外財富

然而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對於勞工工資上究竟有什麼關連?
雇主通常擁有雇用勞工的權力
但如果當勞工不足時
雇主事業也就難以發展
這時就會出現兩種情況
一種就是透過國外人才的搜索來填補人才空缺
另外就是開出高薪來吸引人才

這時就會面對一種問題
如果一家公司在有足夠獲利下可以用多餘的獲利來聘請外人來提高生產力
但是如果是沒有足夠獲利下
又沒有足夠的人支稱事業那該怎麼辦

雇主在勞動市場上趨向於用最低成本來換取最高利潤
所以就會面臨兩種抉擇
一是裁減公司結構
二是用低工資來聘用不在當下水平的勞工
如果還有選項就是靠既有資本來渡過這時期

企業持續獲利為國家爭取一定利潤使國家財富增加
而當企業無法持續獲利下就會面臨倒閉或遷移
以找尋更適合發展的地區

上述的推論中與國家經濟上來做連結會發現
國家、企業、勞工三者其實是緊密相連
而要能使一國經濟財富不斷增長

進一步探討財富究竟是如何來獲取
就必須理解價格是怎麼來的
在亞當斯密前幾篇提到三要素的組成
土地、勞動、收益
這些價格定位將取決於消費者對於物品急迫性
急迫性就是透過高價來換取長時間或購買者時間的價值交換
就代表時間將是取決價格高低的關鍵
更進一步說明就是效率
每一種物品都可以透過生產而產出
要能夠加快產品誕生就必須透過時間壓縮所換來的價值來交換

回到國家、企業、勞工這三者時間上又如何解釋
當勞工有能力將時間壓縮
產生出更快效率讓每單位產出價值提高
進而使企業在競爭上比別人快一步
也就替消費者爭取到更多時間
而消費者就會用等量時間價格還交換這產物
當個企業所產生收益不斷提高下
國家經濟收入也就間接增加

這時就會有一個問題要如何使勞工將時間壓縮
也就是更有效率或至做出更高產值的事
在工業革命後讓人類脫離獸力透過工業動力讓產值大幅度增加
愛迪生發明燈泡後讓人們的工作時間進一步提升
互聯網的便捷讓人交流更不受限於地區
每一項科技的進展都對人生產價值進一步提高
而科技或人類文明發展的過程中
一直讓勞工能不斷將時間有效利用創造出更多價值的關鍵
在於知識認知的提升
如果把現在工具拿給一萬年前的人就完全發揮步出產值
這也代表勞動工資的增長
往往不是取決於你做了多少事情
而是在於你未對方創造了多少時間價值

2016年1月28日 星期四

【孤立主義】明清經濟變革的停滯:穩定與進步

英國經濟學家安格斯‧麥迪森的研究證明,長達五百多年的明清兩朝是一個長期停滯的時期:從1300年到1800年的五百多年中,中國人均GDP增長率為零
而這五百年裏在歐洲方面,文藝復興讓歐洲走出了中世紀,接著就是「地理大發現」,然後爆發了工業革命,出現了以「三權分立」為主要特徵的現代國家



在中國直到1840年,國門被槍炮打開,這一段時間對於中華民族來講,是一個要深刻反思的時期
為什麼在明清,治國者的思想變得保守?
一個很大的原因
就是對制度創新的畏懼

王安石變法失敗後
使得體制內的創新動力和勇氣徹底喪失
中國的封建王朝對外不再尋求領土擴張
也不需要外來人口
一個億的內需市場已經足夠
同時出於安全的考慮
明朝政府非常想把自己的國土與世界隔離起來
將大陸與世界各國的交往和聯繫降到最低程度

接著將從四個面來探討

第一權力集中
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解決地方武裝割據的威脅
強化了中央集權的能力
明太祖廢除了宰相制將中央權力內部皇權與相權的平衡打破



第二思想控制
南宋以後
程朱理學愈來愈禁錮人的思想
到了明清兩代出了《永樂大典》《四庫全書》
政府從文本角度來限制思想自由
全民思想統一到「四書五經」上



第三控制精英份子
在社會上進一步強化和神聖化科舉治
全中國的知識份子除了「君君臣臣」的儒家學說以外
什麼都不准、不要去想
使天下文人在精神上被束縛住

最後就是在宏觀經濟制度上
國家進行宏觀經濟的管制
對外遏制國際貿易
對內實行男耕女織
在工商業特許經營銷售

明清兩代就是以這些面來鎖住整個國家
其中就是要政權穩定

過往政權穩定性來自於兩者一個是內憂,另一室外患
所以要除去外患
就是斷絕一切聯繫
於是就把國家變成一個大鐵桶



於是修築長城就出現在明朝
以及面對南方沿岸實施禁海運

在解決內憂上
要能有效控制、削弱民間的組織力量
就是把人民打成散沙
而要把天下打成散沙
在經濟上最好的模式就是男耕女織
當時明朝能夠實現這樣的模式也就起源於兩種作物
一個是在宋朝的水稻
另一個是明朝的棉花
在維持帝國最低成本的控制上
只要人民吃的飽穿得好就可以

在人類社會中
一個國家如同宇宙中的一顆星球
有與世界文明同步的公轉
也有符合自身條件的自轉
在所有文明中地理、人文至經濟
中國也許就是自轉條件最好自轉能力最強的國家之一



在農耕文明時期
一個國家若要閉關鎖國、拒絕公轉
就必須具備兩個重要的條件
一是土地廣闊和糧食充足以養活全國國民
二是人口眾多足以滿足工商業生產的市場供求
如果這兩個個前提成立
那麼技術的進步很可能會強化這個國家的內向與封閉

如果從靜態的角度來看
這是一種效率與管理成本極低的社會運行狀態
若沒有外來的工業革命的衝擊
可能中國歷史以到終結

自從宋朝的「王安石變法」之後
帝國的至理者已經找不到經濟體制變革的新出路
於是透過推廣「男耕女織」的民生方式
將整個社會平鋪化、碎片化就成了必然選擇
社會組織一旦被「平鋪」
就失去了凝聚的力量
從而對中央集權的反抗變得微弱無力



這段歷史回顧中對於這種現象得到了什麼啟發
為什麼會產生孤立主義
就起源於穩定
為了追求穩定於是對外界任何事物選擇拒絕
對內靠著控制打散組織內部任何聲音的可能
以及對思想上進行封閉思想
而是組織就會隨著時間推演
漸漸讓成長趨近於零

這也代表不管是大到國家、組織或個人
封閉化的思想
拒絕新事物常識
將使成長出現停滯

另外一點就是資源性
中國出現這種現象也就是因為內需市場足夠
所以不需去探索外界的資源
這一現象也就代表探討到另一點
如果當中國什麼都沒有沒有足夠物資下
對外發展貿易將會是種可能
未來社會經濟、文明的進展
就也是回歸到連接、與交流上
進而使科技進一步提升

最後會發現進步與穩定
將會成為一種對立面
愈要穩定反而愈使發展進步受到阻礙
而在追求不斷的進步下
思想、認知、行為都未產生改變
最終這些新認知思想將顛覆過往也就產生一個不穩定
而要使不穩定過度到穩定就需要時間來解釋
就如同當人類認知的太陽繞地球轉變成地球繞太陽轉的認知上轉變
最出帶來許多反對
可是最終時間也證明了事實
所以未來在面臨進步的環境下
最關鍵的就是在於認知上的轉變
只有用不同格局不同維度來看
就會理解文明進步的原動力
在不斷變化下尋求穩定
在穩定下尋求變化

2016年1月27日 星期三

【文明:決定人類走向的六大殺手(Civilization:The West and the Rest)】財產權 property: 互利連結與交流

一七七五年南北美洲發展出深刻的變化
就在一七七六年七月二日,大批民眾聚集在商業交易所前,聆聽新政府宣布殖民地從英國獨立的消息
這是美洲殖民地獨立的起點
大約四十年後,西班牙也終止對拉丁美洲的統治



北美的這場革命鞏固了有財產者的民主權利,建立了聯邦共合國
然而南美的革命卻讓南美陷入了長達兩個世紀的分裂、動亂與停滯
為什麼會這樣呢?

西班牙與大英帝國在十八世紀末都面臨危機
帝國權威對跨大西洋貿易加強管制加上七年戰爭的巨額成本
這些都形成了殖民地反叛的先決條件

當英屬北美十三個殖民地宣布獨立時,革命產生了一七八七年的憲法
這部憲法建立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政治制度
它為新共和國創設了可行的聯邦結構
不僅創造出洛克的權力四重奏(行政、兩院制立法機構與最高法院)
也產生了單一市場、單一貿易政策、單一通貨、單一軍隊
另外在憲法第四修正案保護個人免於受到「不合理的搜索與扣押」
這一切全都與財產有關



而在南美的波力瓦,他也推翻了一個帝國西班牙帝國
但他未能創立南美洲的美利堅合眾國
美國革命將英國殖民地合而為一
然而從西班牙獨立卻只為南美洲留下恆久的衝突、貧困與不平等的遺產
為什麼資本主義與民主制度無法在拉丁美洲成長繁榮?

接著我們就要去理解南美洲的華盛頓波利瓦士在怎麼樣的環境下建立國家
波利瓦在一八二五年將西班牙最後一支軍隊逐出秘魯後
成為「大哥倫比亞」的主人統轄新格拉那達、委內瑞拉與基多
接著就將建立由大哥倫比亞、秘魯與玻利維亞組成安地斯聯邦

可是波利瓦的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為什麼無法成為拉丁美洲聯邦的核心?
從表面上來看,波利瓦想集權中央,卻遭到各地軍閥的反抗
這些人利用西班牙崩潰後的真空時期在地方取得權力
但這種說法忽略的其他三種更深層的困難



第一, 南美人根本沒有民主決策的經驗
而北美殖民地議會從殖民地成立以來就不乏這類經驗
由於權力完全集中在西班牙出生的人手上
波利瓦在一八二八年頒布的「獨裁基本法」清楚表明
在他治下的南美洲將沒有擁有財產者的民主制度也沒有法治

第二個問題就是財產分配不均
波利瓦自己的家族擁有五處大地產
面積超過十二萬英畝
獨立後的委內瑞拉
幾乎所有的土地都掌握在一萬名左右的菁英手中
與美國相比差異更是明顯
北美革命後
新移民取得土地更為容易,一方面是由政府信貸的結果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一八四一年的「優先承購法」讓新開墾者擁有合法資格
以及一八六一年的「公地放領法」讓小農能無償取得邊區土地



相反的南美洲的利益團體彼此對立以維持自己在鄉村的龐大地產以及掌握擁有經濟濱海城市的廉價勞工

第三個困難是南美洲種族的異質性與區分比美洲來得大
一六五零年美洲印第安人占領了南北美洲總人口約占八成
然而到一八二五年比例有了極大的不同
在西屬美洲
原住民仍占總人口的九十五%
然而在巴西這個數字就降到二十一%
北美更是在四%以下
在美國與加拿大
每年有大量的移民源源不斷地從歐洲過來



在西屬美洲印第安人不僅是多數
而且在缺乏歐洲移民下不可或缺的勞動力
此外非洲奴隸的引進也對個個歐洲移民墾殖區產生不同的人口影響

因此波利瓦統一南美的願望終究無法實現
在新格拉那達、委內瑞拉與基多相繼發生叛亂之後
成立安地斯聯邦的提案遭到否決
就連大哥倫比亞本身也陷入瓦解

新獨立的國家開始它們的新生活
它們沒有代議政府的傳統
土地分配極度不均
種族區隔嚴重而且與經濟不平等環環相扣
結果造成周而復始的革命與反革命、政變與反政變

總結上述所提出論點中
一個文明社會的建立
最重要的關鍵就是信任

北美殖民地上的民眾為什麼會願意冒著風險跑到尚未開發完全的地方以及被疾病困擾的風險呢?
其中一因素就在於能獲得一定的土地所有權
當人民擁有自己財產後就增加其信任
另外就在於共同治理的參與權
大大增加每個人對於國家建立後的責任感
連結成上下一心互利關係

相對於南美在土地財產上只屬於西班牙國王所有
以及西班牙也想盡辦法限制西班牙人遷往美洲殖民地
導致南美洲從未出現英屬北美社會像上流動的現象

從這之中理解到未來商業環境或組織發展中
有兩個關鍵要素讓組織流動以及擁有向心力

其一,互利連結
未來商業模是發展中不在只侷限於當下組織的獲利
更重要的是能與消費者產生連結
透過連結進一步發展成協作共同體
在這一體系下成為一種社群經濟
而在此協作下的前提就在於如何創造彼此間的信任感將會成敗關鍵

其二,交流
過往商業模式發展中只有企業對消費者的單向交流
而未來要能夠促進產品或服務與其他組織或自我組織中獨樹一格
就是透過交流當不同信息的傳遞除了增近對品牌信賴感
也是共同經營這一品牌核心價值

2016年1月26日 星期二

【以小勝大】相信「強者必勝」,就是永遠的輸家

《舊約全書》中記載了一段羽翼未豐的以色列國王與非利士人打的一場仗
在這場仗中非利士人派出一名巨人戰士
身高至少兩百公分頭戴銅盔,身穿鎧甲,背負銅戟,持矛佩刀
另一個拿著大盾牌的人走在他前面
這巨人就對以色列軍隊示威

而這時以色列陣營中走出了一名牧羊少年
接著展開了史上最出名的戰役之一
這名巨人名叫歌利亞,牧童名為大衛




大衛未穿戴鎧甲銅盔
只拿了五塊石子
放在肩背的袋囊裡
手中拿著牧羊的杖子

當雙方開始交戰時
大衛從袋囊裡掏出一塊石子
把它裝入投石器中的皮囊裡
石子甩射出去
擊中歌利亞暴露於銅盔外的額頭內
歌利亞面朝地下仆倒在地
大衛跑過去
將巨人的刀拔出來
殺死他並割下了他的頭

非利士人看建勇士死了
就逃跑走

接著我們將從中來探討為什麼面對認知上的差異
卻又能戰勝敵人
究竟原因是什麼?



當歌利亞穿戴笨重的盔甲時
以為對方也會穿戴同樣的盔甲上戰場來作進身肉搏

但大衛根本無意採行這種單挑戰
他打算用他擅長對付平時牧羊時驅趕獅子和熊的方式
投擲術來對抗對方

大衛因為沒穿戴盔甲所以能迅速移動投擲出石子
擊中對方未被防禦的部位來下手

而歌利亞本身移動不意加上身體會這麼巨大也都是疾病所導致
這是腦下體有良性腫瘤導致的疾病
使生長激素過度分泌
導致肢端肥大連帶產生的負作用就是視力問題
腦下垂體中的腫瘤會壓迫到視神經
進而使視野缺損
這也就是為何有一名非利亞人在前面領著歌利亞
原因就在於視線模糊

彙總過去人類歷史中,人口與軍力相差十倍以上的大國與小國之戰
你認為在所有這些戰爭中,大國勝利的比例有多大
多數人都會認為接近百分之百
因為整體相差相當大

不過在經過統計計算後,大國戰勝率是七一‧五%
小國獲勝率將近三十%

接著在另外一層面來看
如果強弱懸殊的交戰中
當弱國不已強國想要的交戰方式來作戰
選擇採用非傳統戰術或打游擊戰
強弱兩方的獲勝率將大大出現轉變
弱國的獲勝率從二八‧五%提高至六三‧六%
舉例而言
美國人口是加拿大人口的十倍
若兩國交戰
加拿大選擇採用非傳統戰術
整個局勢將會有所轉變



我們以為弱勢的一方不太可能勝出
正因此長久下來就會出現像大衛與歌利亞的故事

那這時就會提出個問題
就是為何我們總是自然而然地認定
較小或較窮能耐技巧較差者必定處於劣勢?

我們常想著名望、資源和隸屬於精英機構對我們有利
卻沒有花夠多時間去思考
那類有形優勢對我們的選擇構成怎麼樣的限制

我們對於優勢抱持著一個很僵化且侷限的定義
我們以為有助益的事物,其實並無助益
我們以為並無助益的事物
其實使我們變得更強壯更明智

是這種錯誤的思維導致的後果
當我們看到巨人時
為何自然而然地認定他將是戰勝方?
怎樣的思維或素質才能不視傳統模式或常規為必然與既定?

所有的關鍵就是打破過往規則
規則是由勝利得權者為了鞏固期地位
所以至定一系列的條例來使我們跟當權者走上銅一個舞台戰場
而這舞台的戰場上所有的條件都是替當權者更有利讓新進者無法與之抗衡
最終將導致極端化
名望、資源等集中於得利一方弱勢者則無法獲得新機會

這也就像有許多企業能在當今世上闖出一片天
就是透過破壞整個商業模式的結構
如uber、airbnb都是打破過去商業模式
透過互聯網的優勢來建立另一新戰場

對於當局的我們又能作出什麼選擇
才能讓有所突破
在這之中就必須要有個思維
沒有所謂絕對優勢
也沒有絕對劣勢
只有打破框架下的限制
才能開出新的局面

而在這之中所會面臨到的就是反對聲浪
當新思維、新模式、新的創新
對於已經熟悉過網模式的人來說
這些改變將威脅到方利益或將他們失去權力
所以會用各種方式打壓來抵抗新生創新的崛起

這也就是在執行面的過程中
需要理解的事情
一件事情總是會有支持者與反對者
如果只是一昧討好所有的人
將會無所作為
最終將導致什麼都不是
所以要能有忍受批評與反對的能力
不應一些部分群體所造成行為
而為防範這一小群體
使整個面向調整成為防範而防範
所有事務的執行過程都必然會出現瑕疵或漏洞
但這並不代表所有事情都一定要解決

2016年1月25日 星期一

【集權帝國的奠定】桑弘羊變革:計畫經濟與長久治理下的衝突

漢朝在經歷文景之治後,漢武帝為了創造功績,於是與桑弘羊共同謀略
中國從此形成了一套完備的、基於中央集權之上的經濟治理模式



桑弘羊的經濟思想與管仲、商鞅等人一脈相承
所不同的是管仲、商鞅兩人治理的齊、秦都不過市人口數百萬的諸侯之國
桑弘羊操盤的則是一個空前的帝國
武帝時期全國人口已經達到五千萬
期難度顯然更大,情況也更為複雜
所以他的經濟思想顯得更加系統,制度安排更加縝密

自從武帝親政後國家支出大幅增加
要解決財政問題,勢必增加稅賦收入
可是當時農民的賦稅已經非長沉重
所以必須另思新途
既不增加農民負擔
又能提高國家收入能力
於是通過實行國營化政策以獲取專營收入
成了必然的選擇

總體而言,武帝和桑弘羊從產業、流通、稅收和貨幣四個方面
推行了嚴密的整體配套體制改革
打造出一個高效、嚴酷的國營經濟體系

首先在國營事業中
先從利益最為豐厚的地方切割下去
於是三個最重要的製造業
鑄錢、煮鹽和冶鐵相繼被國營化

漢武帝從登基第一年起就進行幣值改革
從此杜絕了民間鑄錢的陳俗
並廢舊幣,改鑄五株錢
從而奠定了中國銅錢的孔方格式
前後沿用了七百四十年直到唐代才被廢止



與杜絕民間鑄錢相比
對鹽鐵兩業的國營話回收難度要大得多
這一法令中特別值得提出的是鐵業的國營壟斷政策
它與管仲當年的辦法有所不同
政府不但壟斷了銷售和定價權
更直接進入到了製造的環結
真正意義上的國營企業其實是從這裡開始
在桑弘羊的治理下
鹽鐵專營的成效非常大
起到了生產規模迅速擴大、技術出現重大突破、中央財政收入大大提高以及沉重打擊了地方勢力等多重效用

專營政策控制最為關鍵的鹽鐵產業後
桑弘羊還創造了對另外一個高盈利性的產業流通產業進行了國有化改造
期手段有兩個
第一「均輸」就是統購統銷
第二「平準」就是物價管制



平準是「坐賣」的性質,市在物價波動時調節商品的貴賤,購銷差價較小
均輸是「行商」性質,在地區之間調劑誤資餘缺
較大的地區差價是期獲得巨額利潤的主要來源
兩者一是管理零售市場
一是掌握批發環節
內容有所不同
但有互相配合
平準要靠均輸來提供貨源
均輸而得的商品要通過平準在市場出售
平準等於均輸的總經理處
均輸、平準構成國營商業的統一體系

在鹽鐵專營和均輸、平準二法使得國家有力地控制了重要的產業經濟
那麼另外一個法令則讓全國的中產階級全數破產
那就是向全國有產者徵收資產稅就是「算緡」
根據頒布的「算緡法」不論有無「市籍」
都要據實向政府呈報自己的財產數字
之後在頒布「告緡令」等同發動了一場人民戰爭
此令一出幾乎所有的中產以上的家庭全數被舉報
這場舉報後中等以上的商賈之家
大都被告發抄產
政府沒收了難以數計的民間財產以及成千上萬的奴婢



古今中外的歷史上
所有推行高度管制的國家主義的人
都是一群致命的自負者
而他們以及他們所在的階級則是這一自負的最大的得益群
具有迷惑性的是,他們在口頭上都以「均貧富」救濟貧困抑制豪強為號召
這能夠喚起無產者對有產者的「天然」仇恨
而實際上他們所做的一切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專權統治
謀求財政收入的增加

所以國家利益永遠在人民利益之上
而執行這一切的官僚
因為要與民爭利
所以又必定多為嚴厲的酷吏
先是以鐵腕手段對付商人及中產階級
然後又私下作法敲詐
結成權貴資本集團

而最後這些收入大多用於國防軍備
平民階層得到的實惠卻少之又少
在國家主義的政策下
國強易得,民富難求

漢武帝的這場「告緡運動」導致了兩個後果
第一社會財富被迫「清零」
中產階層集體破產工商動力喪失
第二更嚴重的是造成社會財富觀念空前激盪
民眾的儲蓄和投資意識從此銳減




漢武帝與桑弘羊著手產業、流通、稅收和貨幣四個方面
最後產生地方與有產階級財富全數失去
使中央政府的財富收入大為增加
這一套計畫經濟短期內讓政府富裕了起來
但就長遠來看當地方經濟無法在活躍發展以及資產儲蓄蓋年完全失去後
整個社會的動能就完全發展不起來最後導致民怨四起

接著回到經濟發展最根本就是交換
如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所提到社會分工所產生各種物品
最終將促進整個社會往前
而在這前提就是要能擁有良好的交易環境
以及當人民的財富觀念喪失後對於未來投資與經濟發展也就陷入停滯

從計畫經濟與長期的時間面向來看
當中央財政有穩定增長收入以及活躍地方的經濟發展
兩者要如何達成平穩的恆態就是組織發展這最重要的議題
就像如何擁有領導帶領權有不至於讓組織缺乏個體創新的機會
而這之間的關鍵要素就是在整體計畫經濟的反面
也就是自由度
限制住這種思想的就是框架格局與認知
就如同鎖國政策或孤立主義下
社會、人民、經濟、思想的交流就完全被封閉在一個框架內
只有當局者意識到社會進步的動力或被外來文化威脅時
這種思想才被迫打開

最後整體經濟發展或個人成長關鍵因素
就在於我們是否把格局思維侷限在一個框架內
計畫經濟在短期會帶來成效
就也長因為這計畫有效
而導致格局被限制在過往的成就中
唯一的出路就是自由促使交易
進而讓更多不同思想、經濟等創造出新發展

2016年1月24日 星期日

【帝國:大英帝國世界秩序的興衰以及給世界強權的啟示】使命:認知格局的轉變

十八世紀的漢諾威王朝在亞洲爭權奪利,在美洲四觸處佔領土地,並於非洲販賣奴隸
當地人民要被徵重稅,財產遭到掠奪,
旦矛盾之處在於英國人對於當地文化也展現極大的包容心
在某些情況下甚至被學習和崇拜



維多利亞時代的野心更大
英國人不僅夢想著統制世界
還要在精神上拯救世界
他們不滿足於剝削其他民族
還要教化他們
英國人或許不在掠奪當地人民的財產
但是卻開始迫使當地人捨棄那些被英國人認為迷信、落後、異教徒的當地文化
特別是維多利亞時代
英國人狂熱地要將光明帶給他們認為是黑暗大陸的地方

然而非洲其實不像搭們想像的那般落後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居住著許多不同的國家和民族
有些在經濟上遠比同期處於殖民地時代之前的北美或澳洲更為先進
那理也有許多重要的城鎮並富藏金礦和銅礦甚至還有紡織業



但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人從三的方面認定此處尚未開化
首先在宗教上並非一神論
另外除了最北端和最南端
這裡到處蔓延著對歐洲人以及他們喜愛飼養的牲畜最致命的疾病
包括瘧疾和黃熱病
最重要的原因是奴隸是此地最主要的出口貨資
非洲大陸最大哦收入來源是向沿海的歐洲和阿拉伯貿易商提供奴隸貨源
全球經濟發展的特有軌跡將非洲捲入了一場人口劫掠和販售的生意

對非洲人而言
一五六二年英國人首次來到獅子山共和國後
很快變成販奴商
在往後的兩百多年終
超過三百萬名非洲人坐上英國的船隻被販售為奴
但在十八世紀末
卻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
突然之間英國人將奴隸運反西非
賦予他們自由
而獅子山共和國成為自由之邦
首都被重新命名為自由城



以往奴隸們被鎖鍊捆著帶到海港邊
鎖在鐵柱上等待被運往大西洋的彼岸
如今他們回到自由城解開奴役他們的鎖鏈
在這之中狂熱的宗教復興與促使英國從世界最大的奴隸主搖身一變成為世界最大的解放者
而宗教復興中心就在克拉彭

公眾的道德理念為何產生如此深遠的逆轉
而所有偉大的變化皆始於微不足道的小事件
少數人出於宗教原因很早就開始反對奴隸制度
當美國爆發所謂的「大覺醒運動」和英國興起的循道宗在新教徒中引發了對奴隸制度的道德顧忌
其他人則受到啟蒙運動的影響開始反對奴隸制度
直到一七八零年代
反奴隸制的運動才累積了足夠的能量撼動立法者
這場運動最令人讚嘆之處在於它得以動員廣泛的支持者
自此後誕生了壓力集團的政治型態
最終奴隸貿易終止後
奴隸制本身也就消亡了
反對奴隸貿易的最後反抗勢力於一八三三年也徹底潰散
奴隸制在英國本土境內被宣佈為非法



而在這之後有了新的開始
兩百年來大英帝國一直忙於奴隸貿易、戰爭和殖民
輸出英國的產物、資金和人力
如今它有想輸出英國文化
非洲也許是落後而迷信的
但在英國新一代福音派教徒的眼中
他們似乎能夠被「教化」
將拓展英國勢力的全新說法
而這項說法全然與商業利益無關
也可以說這是十九世紀最成功的非政府組織的既定使命

然而教化異教徒是一項危險的工作
要取得成功傳達運動就需要派出年輕強悍的傳教士團隊
充滿理想和利他的精神冒險者
自願踏遍地球的每個角落傳播主的話語
與前一代的帝國締造者、恃強凌弱者、奴隸主和殖民者相較
傳教士的行為動機可謂形成了強烈對比

千千萬萬的傳教士都是新的福音派帝國主義理念的先驅
他們隨時準備為了上帝而非一己之私犧牲
使得維多利亞時代的大英帝國不同於以往所存在過的帝國
在每個傳教士背後
也可以說在維多利亞所有非政府組織背後
都有無數英國人的支持和資助



從這一段歷史回顧中讓我們理解到一件事
所有文明的進展都是源於認知思維的轉變

過去西歐為了殖民地發展強迫非洲民族為奴
當時奴隸的獲利是項非常高的報酬
可是隨著思想不斷轉變
人們開始意識到人權的重要性
另外在也從教義中體悟出「若希望別人善待自己,就先學會著善待他人」
以及亞當斯密提出:「自由的勞動力最終會比奴隸的勞動力更具有市場競爭力」
反對奴隸制度的想法

然而一項思維的轉變不是一時間就能全盤轉化
需要時間一點一滴的積累

從中也讓得出不管是組織或營銷上的行為轉變
都是構築在認知上的轉變
要能達成這種轉變
需要藉助不同面的催化讓思想轉變成為行為
未來不管在經營、領導、行銷等不同領域中
要能察覺這一領域的未來與趨勢
並非當下的既得利益者
就是超越當前的認知
而這一認知的收穫
將使當局者在看事情的格局與面相有進層的視野

2016年1月22日 星期五

【文明:決定人類走向的六大殺手(Civilization:The West and the Rest)】財產權 property: 優勢資源與絕對專制權力

在過去四個世紀,環顧今日世界
西方文明的主宰力量來自於北美的美國
而另一方面拉丁美洲仍遠遠落後於央格魯美洲
怎麼會這樣?原因是什麼?



造成英屬美洲與伊比利美洲出現差異的關鍵是觀念問題
也就是人民如何自我管理的問題

有些人誤以為「民主」是任何國家都能採行的觀念
只要舉行選舉就叫做民主

事實上
民主是一棟建築物的頂石
而建築物的基礎是法治
說得更精確一點
民主是透過代議制立憲政府來確保個人自由的神聖性與保障私有財產權

然而這種獨特的央格魯美洲式文明的定意
自由與和平以法治與立憲政府為基礎源於何處?
為什麼這個定義無法在格蘭德河以南的美洲扎根?

這就必須從當年兩的文明在登陸美洲時開始來探討
在南北美洲之間有兩餿船
一艘載著征服者
另一艘載著已經簽訂好的契約僕役
前者夢想馬上進行掠奪堆積如山的馬雅黃金
後者知道接下來來有數年的苦工等待這他們
但他們也知道工作結束之後可以獲得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資產作為報酬
同時還可以參與立法過程房地產權加上代表權
這就是北美夢


接著從兩者在美洲初期的發展
西班牙人為全新的文名奠定基礎
尤其是幾座由少數富有的西班牙菁英經營的輝煌城市
這些城市成長得非常快
一六九二年墨西哥城有十萬名居民
在此同時的波士頓只有六千名居民
西屬美洲建立了二十五做大學
如聖多明哥的大徐
西班牙人學著適應至少一部分的中美洲飲食
並在這建立了數百座裝飾華麗的教堂
打算讓當地人都信仰天主教
雖然教會有著龐大影響力
最終的權力仍掌握在西班牙國王之手
重點是國王擁有全部的土地



而另一方面在北美洲土地上
抵達這的英國人
有六十五到八十的比例根據契約勞工的身分前來
而在這裡沒有黃金國必須自己種植玉米供以食用
來要種植菸草來進行貿易
英屬美洲殖民地一直維持著農田與村落交織的景象
其間只有極少數市鎮
至於真正城市則根本不存在

如果你在一六七一年會認為南美洲是充滿未來的國度
北美洲將會是個窮鄉僻壤之地

而這也就衍生出一個問題
問題的核心在於
在歷史的過程中
新世界殖民地的原初資源稟賦與殖民者從歐洲代到新世界的制度藍圖之間的相對重要性
如果原初資源條件較具決定性
則不管是英國人還是西班牙人在秘魯殖民
結果會有什麼不同
英格蘭人同樣會在誘惑下掠奪印加人
而且在同樣受廉價金銀的資源詛咒
同樣的西班牙人如果置身於沒有黃金的沙比克灣
想必他們會更具創新性
然而如果只是認為關鍵變數是殖民者從歐洲帶到新世界的制度
那結果將會大不相同



首先從資源優劣性的角度來看
我們可以理解到在最初資源環境優勢的地區
往往會因為當地的資源豐富史權力產生轉變
如果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願意支持哥倫布首航
而且征服了墨西哥
隨著大量美洲白銀流入王室府庫
英格蘭國王的財富將大幅增加
帝國將發展出一貫剝削新世界資源的策略
帝國將建立官僚體制以統制殖民社會與當地被征服的人口
國會將逐漸喪失主宰國政的實力
在美洲白銀的支持下
英格蘭將建立爵對王權

換句話說
英國殖民地的發展並非註定如此
如果它們建立在南美而非北美
情況將有很大的不同



或許英格蘭走向國會主義而西班牙走向絕對主義僅僅是一種偶然
回到現在組織發展中
在相對多資源下組織發展為獲取絕對的控制權
也就發展出絕對的統制與制度來鞏固相對利益
到最後也就漸漸形成一種官僚制度
最終將導致組織缺乏活力創新
使組織困守在最初的核心領域無法出來

反而是那些相對缺乏資源組織
因為知道自身資源少而對外突破的機率相對增大
因為不管是在思想、制度、行為上的創新都將大大提升對組織的生存率

這也就需要理解到資源多寡有時能成就組織
也能因為貪婪而使組織官僚
回歸到組織發展的推動力來探討
就是組織內的每一成員
絕對權力將使這種創新便得艱難
然而要使組織不被優勢資源所創造出絕對權力的束縛
就是限制、分拆、重組或集中優勢領域都是一種選項
而最重要的突破點就是要能對優勢資源保有相對立的思想

2016年1月21日 星期四

【國富論】自然價格與市場價格對於市場價值的依據

什麼是市場價格與自然價格?
當價格不在用於價格判別時什麼是核心的價格依據?
以及未來社會的自然價格與市場價格衡量的關鍵要素是什麼?



每個社會或地方,各種不同行業都有平常或平均的工資率與利潤率
這種報酬率自然而然會受到一些力量的調節
其中有一部分源自於社會的一般狀況
比如社會是否富裕與社會的進步是在停滯還是衰退階段
另一部分源自於個別行業不同的特質

當某種商品的價格,按照自然報酬率
剛好能夠支付所有栽培、製作到地租、勞動工資與資本利潤時
那麼該商品可以說它是按照它的自然價格出售

只有在這種狀況下,商品才算是以真正的價值出售
或者對於將它帶到市場的商人來說
才算是真正的成本出售

雖然通常所為商品的進貨成本
不包含商人的利潤
可是如果商品賣出去得價格,沒讓他得到平常的利潤率
那麼在這個行業就無法繼續生存

另外,這些利潤就是商人賴以為生的收入來源
在籌備商品上市的過程中
必須墊付工人們生活所需的一般工資
他同樣也必須墊付自己的生活所需費用
這種情況下費用的高低
會配合可合理預期得到的商品銷售利潤
所以,除非出售商品讓他獲得利潤
否則就不能說他取回商品真正的成本



對於任何商品來說
通常實際賣得的價格稱為它的市場價格
這個價格也許高於、低於,或等於它的自然價格

而市場價格的高低取決於兩種數量間的比例
一是實際上市的商品數量
二是那些願意支付自然價格的買者
他們需求的商品數量

通常會出現兩種狀況
第一當市場上數量大於有效需求量時
上市數量便無法全部賣給那些願意支付自然價格的買者
其中一部分必須賣給那些只願意支付較低價格的買者
而他們所給的低價勢必會拉低整個上市的商品價格
於是市場價格便會滑落

另一種當某種商品上市數量小於有效需求量時
所有願意支付自然價格的買者
便得不到他們全部的需求數量
為了避免沒有買到
有些人就會願意出比較高的價格購買
於是買方之間就會開始競爭
市場價格便會高出自然價格

接著我們就必須理解
這兩種情況下其背後的動機

第一種情況下
就會考慮到在賣方的認知
在當下立即把商品全部賣掉的重要性
這就取決於商品腐敗性

第二種情況下
如果在取得該商品的過程中
對買方愈重要則競爭程度也就會愈激烈
就例如在被封鎖或發生饑荒時
生活必需品支所以價格高得嚇人就是因為這因素

這兩種動機因素就取決於買賣者對於該商品的急迫性
造就商品價格的變動

自然價格本身會跟隨它各個成分的自然報酬率而變動
也就是之前提到的自然工資率、自然利潤以及自然地租率而變動

在不同社會這些報酬率都會隨著這個社會的情況有所不同
如社會富裕與進步的局面



然而這些個的如果時間的維度來看
從最初分工論來探討
每一分工所創造的價值會協同整個社會進步
而評量分工所貢獻價值可透過最初物品的轉換來取得
在更進步社會下也就誕生了貨幣來衡量彼此間的價值
而這些貨幣在商品價格與自然價格間的變動
取決於買賣雙方間對商品的急迫需求性
在無任何外部影響下自然價格就反映出各種需求的樣貌
也就是一種時間價值的轉換

當一種商品對於消費市場是有急迫與重要性的意義下
買方就會想透過商品製作時間總量來換取對於商品價值的獲得
賣方會就會未有需求面來做時間投入
從各項商品組成的架構中來獲取不同時間
以組建成商品的樣貌

在這一往一來間就是一種時間的交換
而交換價值就在於能為消費端創造多少價值性
這價值性的取決於當下社會文明的依賴性

當一種商品是社會大眾所需的價值
就愈需要依賴各種時間投入
而為了節省自己所付出時間
就會透過支付價格來獲取所要商品與服務

就例如在一些平台會透過會員收費來換取廣告消除的選項
就是一種對於客戶端來說這種交易行為是有價值以及能有效轉換時間性

最後總結這些論點就會理解未來商品價格的取決性
就是能否抓住消費者的時間

同樣一段時間
你可以看電影或者去看書
而這成本就是你所捨棄掉的另一選項
當我們愈能抓住消費者時間的投注
就也代表對這方面付出一定時間價值
為了獲取別得時間價值就會付出相對應的價格來使用商品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有限
自然價格會讓我們把時間的投入來衡量成市場價格
於是未來要能創造高價格商品或服務
就取決於時間價值的成本

2016年1月19日 星期二

【槍炮、病菌與鋼鐵】農業發展到文明優勢的啟發

農業與狩獵採集這兩者中為什麼我們選擇了農業作為糧食來源?
為什麼農業只出現在一些特定地並不是全球文明一同推演而成?
糧食收取方式對於文明是好是壞,又為什麼?



有次巴西政府與雨林中原住民商討,給他們一塊地種田,不必再打採集打獵。但原住民卻拒絕,原因是因為過現在這樣的生活糧食足夠,頂多餓個兩三天。然而種稻如收成不好,還會餓死人。

為什麼會有這種思維?就必須回到史前時代來探討農業的演進與對各民族間的意義。

在史前時代,各個族群的糧食生產方式各不相同。至今,仍有一些族群如澳洲土著,甚至還不知道糧食生產的門道。已有農業的,如果古時候的中國人,是獨力發明的。

因此,從各大洲族群從事農牧的地理條件可以看出未來農業演進的發展。

接著我們還需要分析農業耕作與採集狩獵間的差異性在哪?
以及對一個部落的價值又在哪?




首先從種植作物和畜養家畜的層面影響了食物取決的方式
因為在一定範圍內就能獲取充足的能量
也就有更多時間與精力從事不同的工作
這也就間接衍生出,政府、組織、軍人等專業化的分工
原因就是因為不用在這麼多人都去取找尋食物

相對在狩獵採集的社群人們四處遊走
搜尋野生食物
也就使這一社群幾乎沒有全職的專家

這兩個面向總結出來
在作物和牲畜為人類帶來更多的食物來源
也意味著更稠密的人口

在糧食有剩餘、囤積之下
便形成發展的先決條件
從而建立一個安定、中央集權、組織分明、經濟制度複雜的社會
這也就可以說明
為什麼帝國、文明和鋼鐵武器在各大洲的發展如此大
最終原因就是作物和牲畜的有無



延伸到富國與窮國之間的差異就在於
有農業的族群與沒有農業的族群
接著就會有一問題?
糧食生長環境不錯可以創造出強國
然而有些環境不錯的地方為什麼過去就沒有產生出強權國家?

其中差異就是學會新的生產技能以及突破過往生活型態
在建立農業社群中會把其他鄰近部落也一併拔除
成就一個核心的以農為征服

另一方面沒有農業的發展也就因為環境良好
只需要靠採集狩獵就可以足夠生活
也沒有從外地界農牧業發展
於是一直處於過往生活型態

這裡就有一個問題出現?
原本都過著好好的採集狩獵生活
為什麼突然要改生產糧食呢?



這就要回道當時的時空環境下
當時的人完全就不知道什麼是農業
所以也就不知道怎麼選擇
要能觸發這一領域的發展
就只有逐漸演化的過程才能導的出來
是一種無心插柳的結果

原先做這些決定並沒有考慮過後果
因此我們因該問的問題是
生產糧食的行為為什麼會演化出來?

這個過程是逐漸演化的
因為生產糧食系統的演進
是許多分配不同時間和精力的決定共同造就的
覓食的人類和動物一樣
時間和精力都有限
花用的方式卻很多

所以在覓食時心中會不斷的盤算
先做什麼後做什麼?
他們會先追求中意的食物或最划得來的食物

不管做什麼就是花最少時間、最小精力
生產最大的可靠報酬
於是從一次又一次的可靠報酬中獲得的
比起大起大落的生活模式更有吸引力
這也代表一萬一千年第一次出現的農園
就是為了防範糧食短缺
所做的儲備糧食以應付食物供應不足的情況



這也就推出我們今天的結論
一旦食物生產行為出現在某一角落
鄰近的狩獵採集族群都能觀察到後果
並有意識的做出決定
他們也會全盤接納鄰居的農業體系
也有可能選擇性的接納
還有一些完全拒斥農業


回到現在當有一種新工具、新事物或新知識的出現
我們可以有三種選擇
一是接納
二是選擇性接納
三是完全排斥

沒有最好的選擇也沒有最壞的選擇
只有對於當下時空背景所做的選擇
也都將有不同的未來

當我們拉長時間的維度來看
農業是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的關鍵
而當下的人卻不知道這種優勢
因為這只是生活中逐步演化而來的行為
優勢往往也不是靠強烈的目地性來創造的
而是從過往經歷一點一滴的積累而成的
回到我們自身來看
如果不是目地性究竟什麼才能夠創造優勢?

在費馬最後定理中可以發現到人類知識領域的擴展
都不是靠強烈的目地性而是興趣
當年費馬所流下的的問題
成為一場三百年來一代一代智力超群的人
奉獻其一生貢獻在此
而他們為人類知識領域創造新的里程碑
推動他們的就是興趣

回到如何創造優勢來看
並不是馬上投入有興趣的是就能成功
而藉由興趣一步一步慢慢形成的過程中
理解什麼是興趣當你知道這件事情時
早已身在其中

2016年1月17日 星期日

【帝國思維轉變】王安石變法到阻礙突破失敗之牆的因素(下)

宋朝把各地兵權回歸中央,也就必須由中央養兵
連帶影響就是要增加財政支出
為了增加收入於是就壯大國有事業影響民間經濟
同時造成權對經濟的氾濫




而在「延和殿廷辯」之中王安時就認為
中央一定要把經濟權力收起來
學習商鞅、漢武帝等進行高度集權的國家集權改革

另一派代表司馬光則認為要治理國家其實很簡單
只要中央財政結檢一點
然後以農為本、藏富於民
天下就會太平

年輕的宋神宗夾在兩個大思想家之間搖擺不定
一會而覺得王安石講得很有理
一會兒又認為司馬光是對的
不過在六個月後
他還是選擇了王安石
任命他為參知政事
相當於副宰相實施他的變法

王安石搞得這場變法氣魄很大格局空前
是一次涉及政府機關、產業、財政、物價及流通的整體配套體制改革



他的第一項改革是對經濟權力的重組
在中央六部中經濟權力集中於戶部
戶部有三司,戶部司管理財政收入
度支司管行政支出;鹽鐵司管國有專營事業
王安石打破原有分工
把三司權力集中起來成立制置三司條例

王安石頒布的法令大大小小有十餘條
分別是均輸法、市易法、農田水利法、免役法、方田均稅法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前三條

均輸法推動就是讓國家成立物資部和物價委員會
管制重要生產資料的產銷
這個法令推行後國家全面壟斷了重要資源的生產和銷售

市易法是對城市商品零售的國家壟斷
政府在各地設立市易司,由政府出本錢
負責評價購買「滯銷商品」
到市場缺貨時出售商品價格由市易司規定

青苗法則是農業領域的變革
在每年夏秋兩收前
農戶可到當地官府借貸現錢或糧鼓以補助耕作
每筆貸款的利息為20%
一年可貸兩次



「王安石變法」的初衷其實就是兩個
第一盡可能多地增加財政收入
第二打擊富豪,縮小貧富差距

而其結果也是同樣的兩個
前者的目標在短期內會迅速地實現
長遠看卻註定失敗
後者的目標則從來不會實現

具體來說變法實施之後
國庫果然豐收
僅市易司獲得的收入就相當於全年夏秋兩稅總收入的三成
政府因青苗法而得到的利息也十分驚人


均輸法讓運使衙門成了另一個權力空前膨脹的「政府型公司」
它到處與民爭利
官方的採購價格與市場波動背道而馳
要麼大大低於市場價格搶劫
要麼大大高於市場價格收受回扣
正常的市場運行被完全打亂



市易法則盡收天下之貨
讓政府成了最大的商店、銀行和物流中心
它的’經營範圍愈來愈廣商品也就被壟斷
整個城市商業秩序被徹底破壞
商人們貨物可能被全數押送到市易司

對普通農民來說傷害最大的就是青苗法
此法的本意是國家拿出一定的款項在地方上放債
以免窮人受富人高利貸的剝削
可是一到執行階段
就完全變了味

中央為了把錢放出去
就下達貸款指標地方官只好搞攤派
民間苦不堪言
如果發生水災旱災
地方政府為了收回本息
就到處抓人農民只好賣地賣兒女

種種新政的實施
讓寬鬆的經濟環境不復存在
自由工商業者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從制度創新的層面來看
王安石變法的重要性超越之前的任何一次
它是最後一次建設性探險
是整體配套性體制改革的終結之作

一個特別嚴重的後果是
王安石變法的失敗給後來的治國者造成巨大的心理陰影

一位如此才華卓樂的財經大師
在工商經濟如此發達的宏觀環境中
進行一場如此全方位的配套改革
卻造成如此慘烈的失敗結局
這令所有後來激進式變革望而卻步

它的失敗可以說是歷史性的
表明基於法家戰略和儒家倫理的治國手段在經濟改革領域已經無路可走
自北宋之後南宋、明、清歷代治國者基本放棄了體制內的制度創新
開始用更加嚴酷的管制方式來維持統治
其經濟策略愈來愈謹慎趨向保守
最終走進了閉關鎖國的死胡同



所以說自王安石之後的中國
真正嚴肅的經濟問題只剩下一個
那就是穩定

王安石變法空前強化了政府管制的能力
在當時歐洲所出現的自由民、自治城市、對君主權力的限制等法權思想
對於強調中央集權的中國而言
根本沒有萌芽的土壤

回過頭來我們可以總結出個觀點
就是什麼是阻礙突破失敗牆的因素

成功失敗到最後成功
王安石變法在初期取得一定成就
但這成就背後卻沒有看到失利的問題
當時也是有人知道
當宋神宗說:「市易司連水果都要壟斷起來銷售能不能廢掉」
王安石就回答:「制定法律的關鍵是,是否有害於民,不應該因為它的瑣碎就罷廢」
當時也是有只是放眼時間唯度
在來看這段我們就必須站在王安石角度來看
因為確信制度以及一套法制變革需要時間所以堅持

這也就像現在許多制度新創的突破改善
沒有人能確信這能在什麼時間點有成果
一直投入於是時間投入愈多就愈捨不得抽身
也搞不好下一刻就出現所要的

於是就有一個問題
究竟什麼時候要繼續什麼時候要停?

王安石變法得利的是少數利益集體
而大多數完全受害於此
得利者就繼續擁護而未能得利者什麼也不能改
而制度的貪婪遠比人的貪婪更為可怕
也就回到上面問題
沒有所謂最好的制度
是要能彼此這體系上獲得相對應的平衡
以及從中獲取相對應的成果
最重要關鍵就在於對於制度打破重組
適應變革通常會有一段陣痛期
這也是每次變革最困難
由其在王安石後大家都已經知道失敗
就也沒有人在能往這方向進行創新體制
始終把過往的思想累積成唯一種阻礙

回過頭來人類歷史的進步
卻都是由人類思想的轉變而成的
當我們用天與地的角度來看事情
到從地球平的來看事情
從世界以地球為中心
從太陽是世界中心
從奇點為宇宙中心

每一種角度思維的轉變
都是人類對於這世界觀點在次轉變突破

所以總結所有制度不管失敗或成功
突破過往將成為進步的原動力
而總體量突破的好壞取決於我們轉的想法